张尧同
嘉禾百咏胥山 石匮埋神物,灵光照夜多。 龙归天上后,无复更风波。 注释:石匮:石制的柜子,这里指古代的石函或石碑。神物:神灵所寄托之物。灵光:神话中仙人所持光芒四射的神珠,这里指月光。风波:比喻波浪起伏、风浪迭起等复杂情况。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诗人情感的作品。首句“石匮埋神物”,诗人以石匮为引子,引出了神物的意象。石匮是古代的一种容器,常常被用来封印重要的东西
注释:嘉禾是地名,胥山即现在的苏州西山。 不入红尘市,安居三十年。 不进入繁华的尘世市场,在胥山脚下住了三十年。 至今庵下路,芳草碧芊芊。 到现在仍然住在庵下的小路,芳草绿油油一片。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胥山脚下隐居的生活状态。"不入红尘市"四句写诗人隐居生活的清苦;后二句写他在这清静幽雅的地方住了三十年,依然保持着恬淡宁静的心态。全诗以“隐居”为线索,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白昼重门寂”,“白昼”,白天;“重门”,重重的门户,指寺院。第二句“苍苔古殿深”,“苍苔”指长满青苔的台阶和墙壁,“古殿”指寺院。第三句“老僧香火罢”,“香火”是指僧人念经时的香烟缭绕;“罢”是结束的意思。最后一句“松柏夜森森”,指松树和柏树在夜里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全诗以松柏自喻,表现了诗人孤高的品格与坚贞不渝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嘉禾百咏胥山 旧寺在丘墟,后重兴岁月。 莫将闲祸福,容易托僧伽。 注释:旧寺已经废弃了,现在已经荒废多年了,后来重新修建起来,但是时间过得很慢。不要因为一些琐事就轻易地把它交给和尚管理,也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就轻易地把祸福放在和尚那里。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寺庙的诗。诗人用“旧寺在丘墟”来描绘寺庙的荒凉景象,用“后重兴岁月”来描绘寺庙的重建过程,用“莫将闲祸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寄嘉禾县尉》。嘉禾,今浙江嘉兴。胥山,又名胥阙峰。 满箧藏锋句,家传世几何 “满箧藏”,意为藏书很多,“锋句”,指锋利的句子。“家世”,这里代指自己的家世。整句的意思是说,我的家中藏书很多,但真正能够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又有多少呢? 远孙无悟解,却笑葛藤多 “远孙”,指的是后代子孙。“悟解”,是指理解与领悟。“葛藤”,指缠绕纠结的藤蔓。整句的意思是说
【注释】 嘉禾百咏:指《嘉禾县志》中有关嘉禾的诗作。胥山:即苏州城西南的胥山,因山形似龟蛇合抱而得名。耽耽:形容房屋重叠。莲花界:佛家谓人世间有如莲花一样清净的世界,此处指净土。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胥山风景的七言绝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胥山风光图画。首句写过去,次句写现在;后两句则由自然景物联想到佛教境界。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嘉禾百咏胥山 田家轻脱屣,聊结净人缘。 影外香灯寂,清风百世传。 注释:田间的人家轻易地脱下鞋子,只是为了结交一位清白之人。影子之外,香炉中的灯火是寂静无声的,但清风将会流传百世。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田野中农家生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首句“田家轻脱屣”形象地描绘了农家的日常生活,通过“轻脱屣”这一动作,展现了农民朴实无华的性格特点
嘉禾百咏胥山 白毫光未灭,胜事百年中。 好是传灯地,林泉有古风。 注释译文赏析: 嘉禾百咏胥山 这首诗以赞美胥山为主题,通过描绘其自然美景和历史底蕴,表达了对胥山的热爱之情。首句“白毫光未灭”形象地描绘了胥山的雪景,洁白如玉,熠熠生辉。次句“胜事百年中”则是对胥山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赞颂,认为它见证了许多重要事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第三句“好是传灯地”则强调了胥山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性
注释:嘉禾百咏胥山,这首诗是赞美胥山的。一语合领悟,师承岂在身。这是说,一个人的智慧和才能,并不取决于他的身份地位。戏言庐墓客,未是报恩人。这是说,那些只是空谈而不肯付诸行动的人,不能算是有恩于人的。 赏析:诗人通过赞美胥山,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认为,一个人的智慧和才能,并不取决于他的身份地位,而是取决于他的品德和能力。对于那些只会空谈而不肯付诸行动的人,不能算是有恩于人的
不待东风拆,池塘已自春。 试看源上客,犹恐是秦人。 赏析: 张尧同的这首诗《嘉禾百咏·桃花亭·不待东风拆》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景象以及人们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首句“不待东风拆”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并非依赖春风之力,而是大自然本身的生长和变化;次句“池塘已自春”进一步强调,即使是未经人工修饰的池塘,也已经开始展现出春天的气息。第三句“试看源上客”,通过观察水源上游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