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尧同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1. 诗词原文: 马革浮尸去,君王太忍人。此山空庙貌,何以劝忠臣。 2. 逐句释义: - “马革浮尸去”:形容战场上士兵战死沙场的情景,马革是指战马的尸体,浮尸指的是尸体漂浮在水面上,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牺牲。 - “君王太忍人”:君王指的是君主,太忍人则表示过于残忍或不仁。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统治者过于残忍无情的批评。 -
嘉禾百咏胥山 螳螂方捕楚,黄雀遽乘吴。交怨终亡国,君王到死愚。 诗句释义: - 螳螂正试图捕捉猎物,而黄雀则迅速飞往另一个地方。 - 两国之间的仇恨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君主直到死亡也显得十分愚蠢。 译文: 在古代的某个时代,当人们谈论国家兴衰时,常常引用“螳臂挡车,黄雀捕蝉”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螳螂试图捕获一只正在飞行的蝉,而黄雀却趁机捕食螳螂。这个故事寓意着小人物试图对抗强大的力量
【注释】 嘉禾:指嘉善。百咏:百首诗,这里指《胥山百咏》。胥山:一名胥溪,在苏州市东南。故城:指苏州古城。人不见:城中已空无一人。击剑:用剑作乐。泪空沾:剑舞时溅出的汗水和泪水。一绝:一首绝句。悲声:指《胥山百咏》中表达的悲壮之情。今犹说孝廉:今天还在讨论孝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苏州胥山所作《胥山百咏》中的第一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故城人离去后的悲伤之情。
【注释】 胥山:在苏州城西,一名姑胥山。嘉禾百咏胥山:这是一首赞美胥山的诗。《嘉禾记》:吴县有胥浦,出嘉禾于水中。吴王阖闾葬于此,故名胥山,亦名虎丘。“玉甃”,用玉石砌成的井。“难藏世上名”:指这山上有许多古迹,是天下闻名的。“定多慈护力”:指这山上的泉水对人们的恩惠很大,如同慈母一样地呵护着人们。“一饮百疴轻”:喝一口这泉水,所有的病痛都减轻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感慨和对和平的向往。 嘉禾百咏胥山:嘉禾百咏指的是对嘉禾这个地方的赞美和歌颂,胥山则是指苏州市吴江区的胥山。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嘉禾百咏中赞美了胥山的美丽。 吴越争雄日,区区在用兵:这句话描述了吴国和越国之间的争斗,而诗人则在这场争斗中扮演着一个角色,那就是用兵。这里的“用兵”并不是指真正的战争,而是指为了争夺霸权而进行的争斗。 空馀争战地,无处不高城
嘉禾百咏胥山 报越心何壮,贪齐计已轻。 忠言殊不听,何用筑斯城。 注释:报越心何壮,指对越国(吴国)的忠诚之心何其壮志凌云。贪齐计已轻,指贪图齐国(齐国的计谋已经变得轻忽)。忠言殊不听,指忠臣的忠告和劝诫没有被采纳。何用筑斯城,意为为什么还要建造这座城池呢?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于越国灭亡的感慨之作,表达了他对吴国贪小利而不顾大局的行为的不满和谴责。诗中通过对越国灭亡的回顾,以及对吴国的批判
【注释】 嘉禾:指周文王、周武王。竹秀水色净:竹青翠,水清澈。双凤凰:指周公旦和召公奭。岐周:指西岐之地,今陕西岐山县一带。鸣瑞:出现祥瑞。今复见文王:现在又出现了文王的吉祥之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以竹和水象征文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关注以及对于盛世太平的向往之情。 首句“竹秀水色净”,竹青翠,水清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这里的“竹”和“水”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注释】 胥山在今江苏苏州。嘉禾:古地名,这里指胥山的别名。百咏胥山:形容诗人对胥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钟灵处:指胥山有灵气的地方。神女:指传说中的仙女。钟灵处:指胥山灵秀神奇。羌:即羌笛,古代的一种乐器。真堪疗渴羌:真能治疗口渴。满罂(píng):盛满了美酒的酒壶。秋玉色:秋天的颜色,这里指酒的颜色。一酌洒清凉:喝了这一杯酒,会感到清凉。 【赏析】 此诗描写了胥山的美,抒发了游人对胥山的赞美之情
诗句:一吸长川静,烟云忽有无。 译文:我深深吸入一口清新的空气,长川静谧,烟云忽然出现又消失。 关键词注释: - 长川:长河 - 静:平静 - 烟云:云雾 - 忽有:忽然出现 - 无:消失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尧同的《嘉禾百咏·胥山》。诗中通过描绘长河的静谧和烟雾的变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君王过于残忍的不满情绪。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哀叹
【赏析】 嘉禾,指嘉禾县。胥山,又名胥溪山,在今安徽省广德县西南。嘉禾是唐末黄巢起义军所建的吴越国,即五代吴越国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浙江省嘉兴市。胥山在吴越国境内,故称胥山。这首诗就是作者在胥山游览时的感怀之作。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押韵严谨。 首联“嘉禾百咏胥山”,点明题旨。嘉禾,即古之吴郡,今属浙江。这里泛指嘉禾地区。胥山在今安徽广德县西南。嘉禾是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的都城,位于今浙江省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