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尧同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马革浮尸:指战死的战士,马革指的是战袍。这里形容战场上的惨烈景象。 2. 君王太忍人:形容君主过于残忍无情。“太”表示程度深,“忍人”意为残忍无情到让人难以忍受。 3. 此山空庙貌:指胥山的寺庙虽然还存在,但已经无人祭祀,显得荒凉。 4. 何以劝忠臣: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臣的怀念与担忧,他们为国家忠诚,却因君王的错误决策而遭受不幸。 5. 附考
以下是对《嘉禾百咏胥山》的逐句释义: 1. 我是沧浪叟,闲来系钓艭: - 我是沧浪叟:这里的自称“沧浪叟”表明说话者可能是一位喜欢自然和隐逸生活的人。 - 闲来系钓艭:“闲来”指的是闲暇之余,“系钓艭”即用鱼竿垂钓,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2. 如何一湖水,丰秀半吴江: - 如何一湖水:这里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这湖水美丽景色的赞叹。 - 丰秀半吴江:“丰秀”形容水色清澈
【注】这首诗的译文是:山路入谷幽深,沧波映照马蹄。 常来此地寻访莲社友人,咫尺间东西往返。 【赏析】胥山,在今苏州市西南。嘉、惠两县交界处。胥山风景秀丽,有古迹多处。此诗为游胥山而作。首句写山路入谷,深于坞中,沧波近马蹄,描绘出一幅山水画。“沧波”即沧浪水。第二句写胥山之景,莲社友人常来此地寻访,咫尺之间往来如走东西。“莲社友”即与莲花有关的诗人朋友。“莲社”指以吟咏荷花为题的诗社
嘉禾百咏胥山 柔橹声相应,名齐汉魏收。 可怜一溪水,分作两塘流。 注释: - 柔橹声相应:指船桨在水面上轻轻划动的声音相互呼应,形成一种悦耳的音乐。 - 名齐汉魏收:这里指的是诗歌的名声与汉代和魏朝的诗人相媲美。 - 可怜一溪水:表达了对这溪水被分开流向两个池塘所感到的可惜之情。 译文: 轻柔的船桨声相互应和,名声可以与汉代和魏朝的诗人相比。可惜的是,这条清澈的溪水被分成了两条流淌的道路。
【注释】嘉禾:美禾,比喻良政。百咏胥山:指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嘉定年间写的《胥山》诗。胥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神居阴阳护,寻国捍洪波,意思是说,神灵守护着阴阳二气,保护着国家不受洪涝的侵害。寻国:指寻找国家的安宁。捍洪:保护。 莫虑蛟龙怒,年来畏叱呵:不要担心蛟龙会发怒,因为人们害怕被叱呵而不敢作恶。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赞胥山的诗,表达了对胥山神的崇敬和赞美之情。诗人以神话传说为引
嘉禾百咏胥山 落落梧桐树,何年作凤鸣。 试看千古翠,流尽一溪声。 【注释】 1.落落:形容梧桐叶茂密的样子。2.凤鸣:指凤凰叫声。这里用来形容梧桐树的叶子。3.千年:指时间很长。4.翠:青绿色,这里用来比喻树叶。5.一溪:一条小溪。6.赏析:诗人在赞美胥山时,先从自然景观写起。落落的梧桐树叶子茂密,不知是何时长出的?它好像要发出凤鸟般的清歌。诗人把梧桐树比作了凤凰,这是很贴切的
【注释】嘉禾:地名,在今浙江嘉兴县。 胥山、鸳鸯湖:均为地名。胥山,位于苏州西南,鸳鸯湖,又名西施湖,在苏州市西南,二水相并,形同鸳鸯,故名。 胥山,一名西施山,又称胥江,即吴江。胥江发源于江苏吴兴(今属湖州)南浔区,流经德清、桐乡至吴江,与太湖汇合入海。 胥山,又名西施山,又称胥江,即吴江。胥江发源于江苏吴兴(今属湖州 )南浔区,流经德清、桐乡至吴江,与太湖汇合入海。胥山是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干要求对“嘉禾百咏胥山”一诗进行赏析。首先要读懂全诗的意思,然后逐句分析,最后概括作答。 嘉禾百咏·胥山
诗句: 嘉禾百咏胥山, 少伯曾居此,螺纹吐彩丝。 一奁秋镜好,犹可照西施。 译文: 在嘉禾县的百咏中,有一首关于胥山的诗。少伯曾经居住在这里,他留下的螺纹就像是吐出的彩丝一样美丽。这面镜子被放置在一个奁中,它如同一面秋日的明镜,仍然能够映照出西施的美丽。 注释: 1. 嘉禾百咏胥山:指嘉禾县的百首咏诗中有关于胥山的一首。 2. 少伯曾居此:指的是古代诗人少伯(或少伯是地名
诗句输出: 丹灶功成后,寥寥掩竹扉。 但闻蝉已蜕,不见鹤来归。 译文输出: 丹灶功成之后,竹林间门户依稀可见。只听闻蝉儿已经蜕化羽化,却未见那仙鹤归来。 注释输出: 1. 丹灶功成:“丹灶”在古代指炼丹的炉灶,常用于求取长生不老之药。“功成”则意味着达到了某种目的或成就。这里可能是诗人对某种修行、炼丹成果的描绘,表达了通过努力达到一种境界后的感慨。 2. 寥寥掩竹扉:寥寥表示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