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极
金陵 凿地破除函谷帝,埋金厌胜郢中王。 兴亡总不关君事,五百年前枉断肠。 这首诗描绘了南京(金陵)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诗人通过对金陵城内外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金陵的雄伟气势和历史底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表现出金陵的繁荣与衰落,以及侠客豪情与时光流逝的主题
摄山 一丈唐碑今露立,十寻梵塔已低摧。 层层石佛云闲出,坐阅齐梁成劫灰。 注释: 摄山:指栖霞山,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因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山中隐居而得名。 唐碑:指唐代的石碑,现在仍然矗立在山上。 今露立:现在仍然屹立在那里,没有被破坏。 十寻梵塔:指古代的梵塔,现在已经倒塌了。 层石佛:指山上的石刻佛像,每一层都有佛像。 云闲出:形容佛像的神态闲适自然。 齐梁:指南朝时期的两个朝代
诗作原文 天子中年后,名家信有初。身罹钩党祸,学稿启蒙书。木直宜先伐,兰芳竟自锄。 译文 天子在中年时期遭受了迫害,名家确实有很多初出茅庐的弟子。虽然身陷于钩党之祸,但所学的学问和启蒙的书籍却未曾放弃。就像树木一样需要先行砍伐那些弯曲的地方,而兰花则应自行铲除那些不芬芳的花蕾。 注释 1. 天子:此处指代的是当时的皇帝或君主。 2. 中年后:指年纪已到中年。 3. 名家
【注释】 送真泉州:作者送朋友真泉州去任泉州郡守。 隐然风节动朝行:指友人有高尚的气节,令人感动。 屡叩龙墀贡皂囊:多次到皇宫中进贡,献上自己的心意和礼物。龙墀,皇帝的御座前台阶下,这里借指朝廷。 未促相如归蜀道:没有催促相如(司马相如)回到成都(蜀郡)去。相如曾为汉景帝所器重,因遭谗言被免职,后来在梁孝王门下任郎中,又被汉武帝征聘,任文史官给事宫殿中,不久因罪被捕下狱,后出为中郎将,出使西南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意思,然后把握诗中意象,并结合注释进行赏析。注意“冲”“杳冥”是关键词。 【答案】 译文:清晨楼上看到晓日高照,春风轻轻吹动郊野原野。定知道有像象这样的根在冲漠之中,但不相信至真之性只有杳冥。万物都淳朴时云气弥漫,一个宇宙亨通处雨点零落。没有言语一同倚着栏杆徘徊,绿色满原田水满汀。 赏析: 首联写登楼所感
约友人赏春 人生何事最为亲,不看春容不识春。 岸柳细摇多意思,野花初绽足精神。 精神识得施为别,意思到时言语新。 为报同门须急赏,莫教春去始伤春。 注释: - 人生何事最为亲:人生什么事情最令人亲近? - 不看春容不识春:如果不欣赏春天的景色,就不会知道春天的美丽。 - 岸柳细摇多意思:岸边的柳树轻轻摇曳,充满了许多情趣。 - 野花初绽足精神:野花刚刚绽放,展现出勃勃生机。 - 精神识得施为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寄陈正己》的原文。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扊扅深闭断经过,倒摺尘编且卧疴。 注释:扊扅,一种木工工具,这里用来比喻作者闭门不出,断绝往来。 2. 九十日春晴景少,一千年事乱时多。 注释:春天的天气晴朗,景色美好,但作者却感到时光短暂,因为天下纷乱,世事沧桑。 3. 吟成楚些翻愁绝,鬓染吴霜奈老何。 注释:楚些,指楚辞中的诗歌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游华子冈红泉碧涧”:在描述一个地名,可能是位于华子冈的一处美丽泉水。 - 关键词:华子冈、红泉、碧涧 2. “去城才半驿,深谷自逶迤”:诗人行走在通往城市的半路上,但周围景色优美,使得路途变得轻松而愉快。 - 关键词:去城、才半驿、深谷、逶迤(曲折延伸) 3. “藤络崩崖石,松垂倒地枝”:描绘了藤蔓缠绕着崩塌的山石,以及松树垂下的枝叶。 - 关键词:藤络、崩崖石
【注释】 ①一片诚心:一腔诚意。②相司马:指晋朝的王导,字茂弘。③苍生:百姓。④广益集思:广泛地收集意见。⑤以明佐圣:辅佐圣明的帝王。⑥黄扉:指皇帝的宫门。⑦君王:指皇上。⑧泪看:拭去泪水。⑨一卷:一本。⑩君王:这里是指皇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谪后,写在被赦免还京后所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真宗的感激之情,以及他对朝廷政治的忧虑。 第一首,“一片诚心并若丹”,诗人用丹来比喻自己的真诚之心
以下是对《蔡西山贬道州》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原文 四海朱夫子,徵君独典刑。青云伯夷传,白首太玄经。有客怜孤愤,无人问独醒。瑶琴空宝匣,弦断不堪听。 译文 在四海中,你是最尊敬的夫子,但只有您一人承担了罪名。你的事迹被载入了青云伯夷的传记,您的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和正义。虽然有人怜悯你的孤独和愤怒,但没人愿意倾听你的清醒之声。你的琴已经空了,匣子也破了,再也弹不出美妙的旋律。 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