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协
【注释】 卫公:指东晋大将谢安。精爽:精神,神志。陈迹:过去的事迹。亭:指建在城上的楼。曾:曾经。风烟:指战乱的烟尘。新铭:指谢安为建康所立的新碑文。旧观:指谢安故居。美谈:美好的传说。后生:年轻有为的人。矜:夸耀。胜概:杰出的政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咏名将谢安的诗,表达了对谢安的崇敬之情。首句写他的精神不减当年,二句写他的功绩不再被人提及,三句写他曾经起草过军务文书
【注释】 传业:传承学业;志:立志;常:经常;耻:以……为耻;炫:炫耀;绮襦:华丽的衣服。 文场:指科举考试的考场;强颜:勉强保持尊严;亦:也;分符:分发官印;骎骎:形容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篮舆:古代的一种车,用竹片做成,可以折叠,便于携带;烟际:水天相接的地方。 【赏析】: “平生传业志诗书,常耻朱门衒绮襦”这两句是说,自己一生致力于学习诗和书,常常觉得在富贵之家炫耀华丽衣服是一件耻辱的事
这首诗是俞义仲的挽诗,表达了他对友人英子逝世的哀思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适意平生水竹居,雌黄在手为藏书。 适意平生水竹居,指的是英子喜欢居住的地方,水竹之间充满了宁静和舒适的环境。雌黄在手为藏书,意思是说英子喜欢收藏书籍,手中拿着雌黄,准备书写或整理这些书籍。 久看英子声名早,常恐良朋过往疏。 久看英子声名早,意味着英子很早就开始成名,名声远扬。常恐良朋过往疏
【注释】 湖山堂: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的一座别墅。 自从幽处得官居,不向良工觅画图。 青绕帘帷山极望,冷侵庭户水平铺。 渔歌历历来天外,帆影飞飞入坐隅。 俸粟有馀公事少,卧听风雨落江湖。 【译文】 自从在幽静的地方得到了官职,就不再去找名家的画了。 青山环绕着竹帘和帷帐,远眺可以看见山峰;冷气侵入庭院,湖水平铺如镜。 渔歌阵阵飘荡在天空之外,船帆的影子飞入我的书房角落。 虽然俸禄丰足,但公务不多
【注】水轩:水边的楼阁。六人:指诗人的朋友,共六人。陈迹:旧日的踪迹、事迹。 赏析: 首联:“水轩幽会六人同,夜色苍茫蜡炬红。” “水轩幽会”,指的是作者与朋友在水边楼阁里聚会,共同享受着宁静而美好的夜晚。这里的“幽会”二字既点明了地点,又描绘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 “天色苍茫,夜幕降临,灯火辉煌,如同红烛般照亮了整个房间。诗人用“烛”字来形容蜡烛的光芒,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象
译文: 郢州的材质从来就与众不同,曾经当过巧匠的鲁班挥动斤斧。 肯去异县寻找痴叔,聊以高谈慰藉病翁。 我甘愿老在苕霅一带,飞腾君应该登上昆蓬。 只恨现在成名太晚,好将文章问一问自然。 注释: 裘父见和复次韵:裘父是李白自称,意为“我”。见和即指李白给某位朋友写的《与裘公山人书》,后被作者用为题作诗。 郢质由来迥不同,曾当巧匠运斤风。 郢州质地与众不同,曾当过巧匠挥动斤斧。 郢州是古代地名
【诗句释义】 和裘父见赠二首 其二:乡关重见慰馀年,踉蹡迎门喜欲颠。先遣好诗陈曲折,更搜馀论尽中边。尚勤药石论臣佐,莫向杯觞近圣贤。杜口不言穷达事,知君客疾不难痊。 【译文】 和裘父见面赠送我这两首诗,其中第二首写道:重返家园看到亲人倍感欣慰,高兴地迎接家门喜悦得几乎要跌倒在地。首先用好诗表达心意曲折深长,再搜寻余论深入探讨治国方略。还努力用良药来治疗臣子之病,不要像酒肉一样接近圣贤之人
邵衮臣的挽诗二首中的第一首,是写他一生仕途坎坷的。“轩冕初期咳唾收,一官白首叹淹留。”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初任官职之时,他就因直言被贬而弃世。“已嗟游宦骞腾晚,遽遣功名取次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他感叹自己游宦升迁得晚,功业未成就便遭罢黜。 “中寿不令周甲子,遗编曾拟传春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他希望在中年时就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不再为名利所累,留下一些值得流传的东西。然而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句内容的误解、曲解等,最后再逐项辨析正误。 鉴赏时注意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诗句的含义,比如“乞得微官本为闲”,是说自己求得一个微薄的官职本来只是为了清闲度日;“生憎簿领积如山”,是说自己讨厌那些繁琐的文件堆积如山;“鼎来佳客无陶谢”,是说没有陶渊明和谢安那样的名士来访(陶渊明
【注释】 1. 传业:传授学问。 2. 悬知:料定。臭味同:指志趣相同,气味相投。 3. 许时:什么时候。踪迹马牛风:形容行踪不定,像马和牛的踪迹随风而动。 4. 道旧:谈论往事。几惊心欲折:几次听到别人谈论往事,使他感到惊惧不已。 5. 问年俱恨鬓成蓬:都感叹自己已到老态,头发已经像蓬草一样蓬松了。 6. 只应饱学非同调:只是我学识丰富,却与众不同。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