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
纤纤晚雨洗秋容,庭树萧然策策风。 万籁自鸣群物外,四时长在不言中。 坐临流水襟怀冷,卧对浮云世虑空。 寂寞一廛吾自适,客嘲从更议扬雄。 细丝。晚雨,指秋雨。洗秋容,形容秋雨洗涤了庭院的景色。萧然,萧条的样子。策策,象声词,形容风声。万籁自鸣,指自然界万物都发出声音。群物外,指外界事物都与它无关。四时,一年四季。言中,言下之意。坐临流水,坐在流水边。襟怀,胸怀。冷,清冷孤寂。卧对浮云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怀念他的从弟表民,表达自己羁旅之苦、哀思之情。 “羁旅吾方困,哀思汝正烦。”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的心境。他正在旅途中,感到十分困苦,而他的从弟表民却正处在烦恼之中。这里的“羁旅”指的是旅行或流浪的生活,而“方困”则表示诗人自己正处于困境之中。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从弟表民的关心和牵挂,因为他知道他正在经历着烦恼和痛苦。 “望云愁雁序,回首忆鸰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审题,从题干中把握答题要点,如本题“感事”“虎士”“气吞沙漠尽”“关塞”“太平陈朽富”等关键词。“感事”即感慨世事,诗人感叹时世沧桑、人事变迁;“虎士”即勇士,诗中借指将士们;“气吞沙漠尽”,形容将士们威武雄壮,气魄宏伟;“关塞长年戍”,写守边的将士常年戍守边疆;“边尘几日清”,描写边疆烽火连天,战事不断,战乱不断;“太平陈朽富”
【解析】 这是一首抒怀诗。“岁律已云尽,思家日日深”,诗人从除夕夜起就陷入了对家乡的思念中。“二年为客恨,千里倚门心”,诗人已经在外漂泊了两年,而家乡又在千里之外,所以更增添了他的思乡之愁。“节物罗樽俎,儿童学语音”,诗人看到节日里摆满食物的筵席以及儿童学语的可爱场景,都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眩然如在目,恍惚梦难寻”,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答案】 译文: 岁末之时
注释: 夹道旌麾动,阴霾万里开。 夹道指两边的道路,旌麾是古代军队中的旗帜,这里用来比喻官员。阴霾万里开,意味着乌云被驱散,阳光普照大地。 霜迎威令肃,春逐马蹄来。 霜指的是霜冻,威令指的是皇帝的命令,肃指的是严肃。春逐马蹄来,意味着春天随着马蹄的到来而开始。 幽壑光初满,寒荄暖自回。 幽壑指的是深山老林,寒荄指的是草木的幼芽。光初满,意味着光芒开始洒满整个山林。寒荄暖自回
【解析】 1.感事:感慨时事。2.无虞:安定,没有忧患。3.王师:这里指征讨叛乱的朝廷军队。4.弗庭:不臣服的边远地区。5.庙算:古制,天子出征,先期卜祭于太庙,以决定战事成败,称庙算。6.行险:冒险行事。7.川谷旌麾暗:旌旗在山谷间隐没不见,比喻朝廷军队被叛军打得大败。8.风尘战血腥:战场上弥漫着尘土和血迹。9.华阳坰:即“华阳关”,位于今甘肃成县西南。 【答案】 译文:边境安宁没有忧患
泗上 闻道河流闭,逢人每问津。 天高云幂幂,风细水鳞鳞。 未种江陵橘,空思千里莼。 且邀明月伴,相对解纶巾。 译文: 听说河水已经封冻了,每次遇到行人就问起渡口在哪里。 天空很高,云层密布,风很轻,水流潺潺,鱼鳞般闪烁。 没有种植江陵的橘子树,只能空想着千里之外的莼菜。 暂且邀请明月相伴,相对着解开头巾享受片刻宁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河水、云层、风
泛江至土坊 万顷江湖远,孤乘一叶船。 雁飞云外字,篷掩水中天。 波静橹声息,风微帆影偏。 回环聊注目,浩荡接清烟。 注释: - 万顷江湖远:形容湖面广阔,如同无边的海洋。 - 孤乘一叶船:形容独自乘着一只小船。 - 雁飞云外字:形容大雁在天空中飞翔,仿佛是在空中留下的影子或图案。 - 篷掩水中天:形容船篷遮盖在水面之上,形成一种朦胧的美。 - 波静橹声息:形容湖面平静时,船桨击水的声音变得微弱
译文 朝阳又落下,黄昏又来临, 官舍显得更加萧条冷清。 关上了门,屋外三尺白雪落满地, 触动万物仿佛都是一叶孤舟。 生涯因虫蛀而尽,世事如浮萍飘漂, 仍想学习方技之学,可惜多病未能成行。 注释 1. 冉冉朝仍暮:早晨的太阳落下,傍晚的太阳升起,形容时光流逝。 2. 萧条官舍幽:荒凉寂静的官舍显得非常幽暗。 3. 闭门三尺雪:紧闭的房门下堆满了三尺厚的积雪。 4. 触物一虚舟
这首诗是作者在除夜(即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时所作的感怀诗。 诗句释义: 1. 爱日乖予愿:指诗人对新年的愿望与实际不符。(予,我;爱日,指新年;乖,违背;予愿,指愿望。) 2. 亲颜长在心:亲人的容颜永远留在我的心里。(亲颜,亲人的面容;长,长久;在,存在;心,内心。) 3. 远游仍换岁:即使在远方旅行,新年的钟声仍在耳边回响。(远游,指远离家乡;换,更换;岁,指新年。) 4. 华发想盈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