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崇礼
寄青田县令杨仲固 九载分离今朝再聚首,铜章渡浙江东行 芝田吏隐常观鹤舞,山邑官闲早梦熊飞 囹圄屡空知讼简事少,囷仓相继喜年丰 风尘已息传闻相国忘幕府功 注释 九载分离:九年的时间分别 几日同:数日再次团聚 铜章又过:铜制的官印再次经过浙江东边 芝田吏隐:在芝田任职的县令 常看鹤舞:常常观赏鹤舞的景象 山邑官闲:山中的官邸,闲暇无事 早梦熊飞:早梦见熊飞翔的场景 囹圄屡空:监狱里没有犯人
社稷功名不自贤,小园卜筑赏闲年。 脱遗富贵还身外,收拾芳菲寓目前。 未息烟尘劳瞩望,莫孤风月且留连。 一时赋咏多奇作,江汉崧高好共编。 【注释】: ①佚老堂:作者为丞相文安公(即王淮)所建的别墅。 ②社稷:国家的基业,引申为国家的安危。 ③卜筑:建造房屋,这里指建造别墅。 ④逸:超然物外。 ⑤芳菲:花草的香气。 ⑥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是道教的名山。 ⑦崧(sōng松):高大的意思
【解析】 此诗为奉答之作。首联点明题意,写对乡邦故旧的思念;颔联写归朝复职,希望在魏阙(朝廷)里施展抱负;颈联写回到家乡后,看到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和邻里和睦的气象;尾联以“胜日”作结,表达愿与朋友共度欢乐时光,不愿归去。 “乡邦甲第常牵兴”,乡邦即家乡,甲第指官宦之家。《晋书·王导传》:“公(王导)尝戒子侄:汝等虽贵公子,衣食用力,家内之事,勿异他人。”王导是东晋名臣,其弟王敦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诗写于诗人贬谪江陵时所作,是一首咏梅诗。首二句点明题旨;三、四句写梅花的飘零;五、六句写寻访梅踪;七、八句写东城春色,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心情。全诗以咏梅为题,实际上是在写自己内心的感受,表现了诗人的孤高傲岸、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同时也流露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寒梅残几枝,插花无点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共有八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蒙成大亨分送紫苏且以前书有戏谑语垂示解嘲辄次元韵:这是诗人对朋友的回信,感谢他分送紫苏,并表示自己将以同样的方式回应他的玩笑。 2. 先生昔为吏,敏政便剧繁:这里指的可能是杜甫自己的经历,他曾经担任过官职,并且政务繁忙。 3. 利刃无错节,大邑如烹鲜:比喻官员们公正无私,处理事情果断,就像厨师烹饪新鲜食材一样。 4.
【诗句】 用晦显谟近出长篇德升尚书遂已赓和辄牵鄙思以继二公之后兼简行之待制 赤城自昔佳山水,游宦何曾论道里。 朅来五载着闲身,天假衰年幸如此。 偶逢人面即成亲,信美那知非我里。 相从晚得世家贤,风流未泯典刑全。 豫章杞梓杂兰玉,向来人物常推先。 一门卿相有三四,功名并列青瑶镌。 憔悴只今馀此老,北阙荐书谁复草。 忘怀骤喜肝胆倾,学道故宜容鬓好。 江湖历走到海滨,可怕鲸波风浩浩。 平时所宝非琼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成季尚书喜雪》,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首句“衰年忧患百侵凌,胸次聊凭诗澡雪。”描绘了诗人在年岁渐长、身心疲惫的状态下,依然心怀壮志,借诗歌来洗涤心灵。这里的“衰年”指的是年岁已老,而“忧患百侵凌”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困扰。通过这一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颔联“寄情山水时自娱,不求赏音弦莫绝
【注释】 ①送:赠送。潍州:即今山东潍坊市。詹倅:官名,指地方官佐或僚属,这里指地方长官的佐官。②催:催促。去旆:指出征时的车马。③南浦:水边高地,多用作送别之地。伤离情:因离别而忧伤之情。④攀辕:拉住车前横木,表示依恋不舍。⑤晓日:早晨的阳光。⑥韦布士:指地方官吏,韦氏,泛指平民。⑦雪涕:流下眼泪。⑧门下生:对同僚或下属的称呼。 【赏析】 此诗写友人赴任途中,作者在南浦为之作别,并赠以诗篇
【解析】 “用晦”是说作者以隐逸自处,“显谟近出长篇德升尚书遂已赓和辄牵鄙思以继二公之后兼简行之待制”是说自己在隐居中也时时思念着朝廷,所以当德升的诗歌出现时,自己就立即作诗回应。“胜游非远闲日多”,是说自己与德升的交往虽远,而闲暇的日子却很多,所以有闲情逸致去作诗。“秋节正凉新酒熟”是写自己秋天饮酒的情景,“东州西县君何求”是说自己对朋友没有要求,“请解行包停去躅”是说朋友不要走了,留下饮酒吧
注释: 1. 移居寄城郭,阒如在郊坰。 移居,迁居;寄,寄托、依附。城郭,城墙;阒,寂静无声。郊坰,郊外。 译文:我搬迁居住到城中,却如同置身于郊外。 2. 百卉暮凋翠,两山常对青。 百花逐渐凋零,绿色植被开始枯黄;两座山峦始终相依。 译文:百花终将凋谢,绿意渐行渐远;两座山峰始终相伴。 3. 儿童渐吴语,气俗易薰蒸。 吴语,古代中国东南地区吴国的方言;熏蒸,比喻影响、感染。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