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臣
【诗句释义】 当年五马富才华,百斛珠玑在咄嗟。 陌上行春迎晓日,楼头待月送馀霞。 屡闻田父歌遗爱,时有游人指渐嘉。 笑杀即今痴太守,二毛憔悴眼昏花。 【译文】 曾经的南阳太守王传翁,如今却成为了一位白发苍苍的愚笨老人。他年幼时才华出众,曾以五马驾车,百斛珍珠随行。他在道路上迎接早晨的阳光,在楼上等待夜晚的余晖。他听闻农民歌唱他的美德和恩泽,有时有人指点他逐渐变得更好
次韵仲兄美之喜归二首第一首 好在青山隐翠眉,遥知不负芰荷衣。 越吟凄断终怀本,宋鹢徘徊故倦飞。 注释:我很高兴能够隐居在青山之中,这让我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就像翠眉一样美丽。虽然知道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穿着华丽的衣裳,但我仍然会怀念它。越地的山水令人心醉,我在这里吟唱时感到凄凉而悲伤,最终我还是会回到家乡,继续我的本职。宋时的船只(鹢)在这里徘徊,可能是因为它们已经疲惫不堪,不想再飞行了。 赏析
【注释】 凛然:庄重的样子。孝子:指王献之,字子敬,东晋著名书法家。他以孝闻名于世,其母病重时,曾日夜侍奉在床前。忠臣:指谢安,字安石,东晋著名政治家、诗人。他曾为官外戚,却能洁身自好,为世人所称颂。会稽:古地名,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东武:古地名,今属山东省定陶县。 过:经过。故乡:指会稽。少驻:稍停一下。锦衣新:指新近的战功,即王献之被任命为建威将军。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注释】 ①汗血:良马名,毛色青黄,尾长数尺,能走千里。驹:小马。②泛:通“泛”,指泛舟。③簿领:官府的文簿和事务。④举行:实行,施行。⑤诗礼:指儒家经典中关于诗歌与礼仪的篇章。⑥行:指信件。⑦蘋(pín):水鸟,羽毛白色,脚红。⑧汀洲:水中沙洲。 【赏析】 送别苏师德主簿赴和州任,是一首赠别诗。 首联“眼看汗血已成驹,忽泛扁舟兴不疏”。前句写苏师德主簿年轻有为,已成了一匹骏马
【注释】: 天府:指成都。天府是古代对四川省的别称。春来接步趋:春天来临,我到成都去迎接你。 数仞:几丈高的墙。 阃奥:阃,门限;奥,内室。阃奥,泛指内外之事。 许:希望。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在成都时,与友人何得之相见,并有唱和之作。此诗即是何得之作的《次韵谢之》的和作。 首联:“天府春来接步趋,立谈意气偶相符。” “天府”,成都的别名。成都位于四川中部,自古就是富庶之地
诗句释义: 五十专城鬓尚青,左符分得意纵横。 吏民犹记孔北海,宗室谁如刘更生。 译文: 我年已五十但专城的鬓发依然乌黑,左符官分到后意气风发,纵横驰骋。 官吏民众还怀念孔北海的豪气和刘更生的忠诚。 注释: 1. 五十专城:年纪已满五十岁,仍然担任专城之职。 2. 左符分:官员的左符印,表明官职和权力。 3. 得意纵横:形容志向高远,无所不能。 4. 孔北海:指东汉时期的名士孔融
送李元量知池州 传闻喜色动周邦,日日江边望节幢。 天下文章曾第一,关西材气本无双。 好栽红药归持橐,却驾朱幡远渡江。 千里不须劳笔力,从来九鼎尚能扛。 【注释】 ①“传闻”:指李元量将赴任的消息。②“喜色”:高兴的面色。③“动周邦”:惊动了中原地区。④“节幢”:古代军队中的一种仪仗。⑤“天下文章”:指李元量的文才。⑥“关西材气”:指李元量的才干。⑦“红药”:一种花卉名。⑧“持橐”:拿着书箱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山到瓯闽特地奇 - 这句表明,山脉到了瓯(今福建省一带)及闽(今福建和广东一带),显得格外奇特。 2. 满城楼观碧参差 - 此句描绘了城市中各种不同高度的楼房在视野中呈现出一片绿色的景象,如同参差不齐的甘蔗。 3. 胜游入眼如甘蔗 - 通过将城市的景色比作甘蔗,诗人形容这里的自然景观和建筑之美让人目不暇接,仿佛每一栋建筑都是一颗颗绿意盎然的甘蔗。 4. 喜色逢人说荔枝
【注释】 天边使节:指朝廷使者,天边使节即朝廷的使者。 衔命:奉使命出使。 负弩:背负弓箭,表示随时准备出发。 县令:地方官。县令不须烦:不必麻烦地方官。 锦衣:指朝服。行处:行走的地方。(指铜山)。江天晓:清晨的江面上。华表:古代宫殿门前的一种装饰物。社树:祭祀土地神时种植的树木。西上:指西归,指从东南回朝。 【赏析】 此诗是送同舍朱君彦明奉使东南的。诗中赞扬了朱君的才干与胆略
春寒料峭赋新诗 雪中寻梦 春分犹著御冬衣,寒色凭陵暖自迟。 这句“春分犹著御冬衣,寒色凭陵暖自迟。”描绘了春天虽然已至,但天气依然寒冷,仿佛还穿着冬天的衣物,寒气逼人,温暖却迟迟不来。 入眼未教花恼客,断肠先被雪催诗。 “入眼未教花恼客,断肠先被雪催诗。”诗人看到美丽的花朵却没有心情去欣赏,反而因为即将到来的大雪感到忧愁,因为这会打断他的思绪和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