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臣
韩循之治守安阳以病求代诏以其子卫尉少卿肖胄似夫为安阳守以诗送之 注释:安阳:地名,位于今河南安阳。 译文:韩循之因病请求辞职,朝廷让他的儿子肖胄似夫担任安阳郡的太守。我为此写下了这首诗送给他。 入戏莱衣问起居,出班条教吏民趋。 注释:戏莱衣:指戏剧中的演员。 译文:我穿上戏剧演员的衣服问候他起居是否安好。出来后,我向他传授治国理政的道理,让吏民们遵循。 韦平继世调金鼎,父子同时合虎符。 注释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冬来玉烛更调匀,傍岁先教雪报春。 - 解释:冬天到来,像玉制的蜡烛一样更加均匀地调整,在新的一年开始之前就先有雪的消息。 - 注释:玉烛,比喻时间;傍岁,指新年来临之际;报春,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冬季的宁静和对新年即将到来的期待。"玉烛"象征着时间的精确和秩序,而"先教雪报春"则表达了自然节气的变化,为新一年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2. 色借楼台呈气象
耿伯顺见和趋字韵诗次韵谢之 白头冉冉省中趋,欲乞君王竹使符。 渐觉求田真上策,绝知跃马太狂图。 不妨书籍时遮眼,已免蚊虻夜噆肤。 老矣尚思交胜友,平生此意未全无。 注释: - 白头冉冉省中趋:形容自己头发花白,步履蹒跚地在省中缓慢前行。 - 欲乞君王竹使符:想要得到皇帝的任命或委任。 - 渐觉求田真上策:逐渐觉得寻求土地是最佳策略。 - 绝知跃马太狂图:完全知道骑马跳跃太过冒险。 -
次韵邵稽仲喜雪诗 真是银河落半空,天公舍施作年丰。 巧心未到芳菲处,饱意先归稼穑中。 积素乍凭风凛凛,流膏应待日融融。 更须今夜邀明月,要看清光几许同。 注释:真是银河从天空落下了一半,这是天公的恩赐让大地丰收。我虽用心良苦但却未能达到那种花前月下的境界,但已感到丰收的喜悦和满足。积雪开始融化,寒风凛冽;草木滋润,春意渐浓,仿佛在等待太阳的温暖而渐渐融化。在这美好的夜晚
【注释】 恭祀圜丘:恭敬地祭祀天坛。天宇晴霁,天气晴朗无云。既庆成数日,已庆祝成功几天。乃得小雪,今天才下起小雪来。御制喜雪诗:皇上写的咏雪诗。示群臣:给大臣们看。代人次韵:代皇帝应和别人的诗词。拟和:模仿、仿效别人的作品。都人夹道,京城里的人都在路上行走,夹道而行,形容人多拥挤。袖成阴:衣袖被雨打湿,形成了一片阴影。万羽林:万骑护驾的羽卫军。放仗端门归内早,飞花梁苑慰民深,雨旸(yngrng
悯旱 陌上行人欲饮冰,常年四月未炎蒸。 热因常侍虽无据,尘类元规自可憎。 南亩望云心激烈,老巫当午气凭陵。 故应此旱由风伯,讼汝于天岂不能。 注释: 1. 陌上行人欲饮冰:意思是说在田间的行人想要喝到冰水解渴。 2. 常年四月未炎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年的四月份天气都很炎热,没有出现炎热的情况。 3. 热因常侍虽无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炎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经常有太阳的照射
注释: 1. 天公作雨万龙趋:天公(指天气)正在下雨,千万条龙在争相飞奔。 2. 倒卷黄河不用符:黄河被倒卷,不需要用法术来控制。 3. 鹤集东山兴妇叹:鹤群聚集在东山,引起妇人的感叹。 4. 水添北海助鹏图:海水增多,帮助鹏鸟展翅高飞。 5. 转缘泥淖嗟疲懦:命运转折,陷入泥泞中,感到疲惫和软弱。 6. 赓和篇章愧浅肤:尝试创作诗歌,觉得自己才疏学浅。 7. 夜报灯花双蕊好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塞南塞北如掌平,冬后冬前暖似春。 - 注释:塞南塞北,指的是边远的地方。如掌平,比喻地势平坦,容易到达。冬后冬前,描述季节的更迭,冬天过后,春天即将到来。暖似春,形容即使在冬天,这里也如同春天一样温暖。 - 译文:边远之地,地势平坦,即使到了冬季,春天的气息依旧存在。 2. 鸡唱晓声频送客,雪藏归路苦留人。 - 注释:鸡唱晓声,指公鸡报晓的声音。频送客,频繁地送别客人
雁荡山前万壑趋,故人新剖左鱼符。 眼中风物皆诗句,到处溪山是画图。注释:雁荡山前的万壑都在向山下奔去,老朋友刚刚被授予左鱼符(即官职),我眼中所见的景物都是诗句,到处的溪山都是画图。柑子剩量金尺寸,荔支远致玉肌肤。谢公岩畔因行乐,借问周郎好在无。注释:柑子剩下的分量只有金尺寸那么大,荔枝的皮肉像玉一样细腻光滑。谢灵运曾经游览过这个岩洞并在其旁边游玩,我在此行乐,请问周郎在哪里?赏析
诗句解释: 1. 客舍喜雪呈邵稽仲:这是诗人给客人寄去的诗,表达对大雪的喜爱。 2. 和气先来慰旅人:天气变冷,人们感到寒冷,但因为有温暖的风,所以感到欣慰。 3. 中宵温暖便知春:在寒冷的夜晚,因为有了暖气,所以感觉到春天的气息。 4. 但疑造化回天地:作者认为,自然的天气变化是如此的神奇,能够逆转四季的变化。 5. 岂料风云动鬼神:作者没想到,即使是风云也能影响如此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