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臣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是一首七言排律。首二句,写武景才在漳水之北的任所,面对滔滔清漳水,不禁倍觉郁郁不乐,“倍”是加倍的意思;第三句,写武景才是个贪腐的人,不应该用利剑来对付他,这里暗指武景才贪财如命、为非作歹;第四句,写小鸡儿也敢用刀杀牛,比喻武景才也敢于以权谋私,欺压百姓;第五六句,写久客思归的冯欢弹起长铗(古时剑把)
【注释】 1. 次韵:即“和”韵,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形式。指诗人对他人诗作的应和之作。 2. 均父:夏倪的父亲名均,因此称父亲为均父。 3. 辕:这里指车辕,古代车子的前部装有木制的横木,用以驾驭马匹。 4. 霜鬓叟:形容年老的人头发花白如霜。 5. 雀罗门:指关着鸟儿的门,这里比喻隐居之所。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人生晚年时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首联“眼看花枝作雾昏
十年不到鲁东门,归梦长随酒半醺。 后进颇能欺俗吏,故交独肯寄高文。 老贪北阙千钟米,兴在西山一段云。 欲乞此身南亩去,移书先报苇溪闻。 1. 诗句释义: - “十年不到鲁东门”:形容诗人长时间未曾回到故乡的鲁东门,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怀念。 - “归梦长随酒半醺”:意味着每当饮酒到半醉时,就会想起故乡的梦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眷恋。 - “后进颇能欺俗吏”
诗句释义: 1. 浩然骨冷但孤坟,疏雨梧桐句法存。 - 浩然骨:形容志向高远、气质豪迈。 - 但孤坟:指孤独地躺在那里。 - 疏雨梧桐:稀疏的雨滴打在梧桐树上。 - 句法存:指诗的意境和技巧仍然被保留着。 2. 忽见新诗来故里,错疑夫子是诸孙。 - 新诗:新的诗歌作品。 - 故里:故乡,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的家乡。 - 夫子:古代对学者的尊称。 - 诸孙:指家族中的晚辈或子孙。 3.
翻译为现代汉语,即为: 诗句:纤纤杨叶舞修眉,珍重烟光惹客衣。 译文:轻盈的杨叶随风起舞,如同美女的眉毛一样美丽动人,烟雾缭绕的光线轻轻拂过我的衣裳。 注释:杨叶:一种植物的叶子,形状细长,呈椭圆形,边缘光滑。纤纤:形容女子的眉毛细长而优美,此处用以形容杨叶的美丽。修眉:指眉毛修长而整齐。珍重:珍惜、重视。烟光:烟雾缭绕的光线,常用来形容景色或氛围朦胧而美丽。惹:吸引、招惹之意。客衣
南都词赋旧传闻,但有风流梗概存。 诗一: “南都”指的是南京,“词赋”是指诗歌和赋这种文学作品。“旧传闻”表示这些作品在民间已经流传了很久。“但有”表示只有……,“风流”指的是文学的魅力和魅力所在。“梗概”指的是梗概性的内容,这里指诗词的主要内容。“存”表示保存下来,“风流梗概”即诗词中的主要思想。 注释:南京(南都)的词赋在民间一直被广泛传颂,只有其中的精髓部分还被保留下来。 花径逢春张锦绣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赵鼎臣通过其作品传达的情感与思想。 - 诗句解析: 1. “折腰斗米笑徒劳”:这句表达了张子仪对于自己职位和责任的认识,即便面对微小的职位也能展现出不屈的精神,即使感到徒劳也不失风度。 2. “薄宦何能损一毛”:强调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官,也无法削减或损害他的一丝一毫。 3. “他日未应忘令尹”:暗示了未来可能有机会恢复或提升到更重要的地位
乡人胡舜举见和再次韵 咳唾珠玑出绪馀,旧传词赋压三都。 先生年辈如今少,乡里人情似旧无。 睡思不禁诗作恼,衰颜正赖酒涂糊。 他年鸡黍陪乡社,愧我空空一鄙夫。 注释: 1. 咳唾珠玑:形容说话言辞优美,如同珍珠美玉一样珍贵。 2. 绪馀:余下的绪言,指前人未尽的言辞。 3. 三都:这里指的是汉末文学家张衡的《二京赋》和王粲的《登楼赋》、左思的《三都赋》。都是著名的赋体作品。 4. 先生
诗句翻译与赏析 何亨老,名不详,以直秘阁出守毗陵。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何亨老离开的不舍之情。全诗如下: ``` 为郎岁久坐无毡,梦想扁舟眼欲穿。 得郡更兼天禄阁,逢人先说惠山泉。 欲知炙味余虽勇,争下鞭梢子独先。 别后若为相忆处,大江南畔月婵娟。 ``` 译文: 1. 为臣年久坐无毡,梦想扁舟眼欲穿。 - "为臣":这里指诗人自己。 - "年久":长时间。 - "坐无毡":形容生活简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关键信息,如意象、手法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具体分析。 “美之得免西行喜甚以韵见报因贺之美”,这是全诗第一句,点明诗人喜悦的原因,是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流;“征车已罢休,解鞍聊足放眉头”,这是第二句,写诗人的喜悦之情,通过“罢”字写出诗人的欣喜;“异时安石难高卧,此日相如固倦游”,这是第三四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