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摰
【注释】 1. 西北东南邑:指县衙,因为四面都有。邑:县城。 2. 相望叹索居:指与同乡的友人相隔遥远,相互思念而不得相见。 3. 音尘路千里:指书信往来,音信难通。千里:形容路程遥远。 4. 契阔岁三除:指朋友之间因各种原因不能相聚,时间一过就是三载。 5. 薄宦随群众:指仕途不顺利,随众人一起为官。 6. 平生愧拙疏:意思是说一生之中,自己感到惭愧,觉得不够优秀。 7. 茂陵将谢病
【注释】 和路秋怀三十韵:应和着秋天的心情,写三十首诗。塞马难前虑,江鸥肯下翔。无为泽边悴,更卖橐中装。 朝野多闲暇,洪纤遂乐康。 何时放归橹,大艑水中央。 赏析: 这是一首抒怀寄慨之作。 诗题是“和路秋怀三十韵”,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忧思。全诗共四联,每联都是七字句,押平声韵,其中第二、第四句押韵。 一、二句是说,塞马难以前进,江鸥不肯飞下。 三、四句是说,我宁愿像泽边的憔悴之人一样
次韵燕中舍若水苦雨五绝句 声入高梧翠竹边,故携枕簟北窗前。 无端唤起江南梦,记得扁舟夜不眠。 注释: 1. 声入高梧翠竹边:声音传到高高的梧桐树和竹子之间。 2. 故携枕簟北窗前:因此携带着枕头和席子,睡在北窗前。 3. 无端唤起江南梦:无端地唤起了我在江南的梦境。 4. 记得扁舟夜不眠:记得那次乘坐小船夜行,无法入睡。 译文: 声音传入高耸的梧桐树和翠绿的竹子之间
送李秘监代还 天圣年间,皇上广求贤才,明公被推为贤能。 三朝为国家器重,节操高尚到官至朝廷高官。 辅佐千馀士人,治理四十年如一日。 忠诚忘我不顾小我小私,端己对韦弦笑而不言。 政爱偏东土百姓,民讴戴两川。 旄飘外台节,贯朽大农钱。 松柏风霜后,蓍龟祸福前。 寻求开启建封幕,又泛马融船。 士望儒林丈,官仪秘府仙。 仁能化鸮泮,明不浚鱼渊。 蔽芾人人颂,京坻岁岁田。 吟春西渚殿,醉月北楼天。
路转芳洲面面风,回环惭愧刺船翁。 画桥东北桃花坞,时有飘红落酒中。 注释:路在转弯的时候,我正好看到芳洲,四面都是风,我不禁感到惭愧,因为我正驾驶着小船。画桥的东北方向是桃花坞,有时可以看到飘散的花瓣落在酒杯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湖泛舟的情景。诗中的“路转芳洲面面风”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南湖航行时,四周的风景如画,令人陶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南湖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心境
诗句原文: 白醪趁节醅已发,黄菊候霜花未开。 独上荒城拱双袖,风云惨惨雁声来。 翻译: 佳节到来,我趁着节日的美酒已经酿成,黄色的菊花在秋霜中等待开放,但还未见到它的美丽。我独自登上这荒凉的城楼,双手合拢,感受到那悲壮的气息,天空中的大雁声音凄凉。 注释: 1. 白醪:指用糯米酿制的甜酒,这里指重阳节的庆祝活动。 2. 节:指的是重阳节这个特定的节日。 3. 醅(pēi)
在宋代,刘挚的《樊山口二绝·其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长江的壮美景色。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洲觜崭崭乱石排:描述的是江岸边参差不齐的岩石排列。 - 洲觜:指江边的岩石。 - 崭崭:形容岩石的陡峭、突出。 - 乱石排:形容乱石密布的景象。 - 译文:江边岩石高耸,参差不齐的乱石排列如屏障。 - 赏析:此句通过对岩石形态的描写,展现了江边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 2.
樊山口,位于长江边的一座小岛上。这里风景秀丽,是文人墨客游览的好去处。诗人刘摰在这里留下两首七言绝句《樊山口二绝》,描绘了江鸥、沧浪和幽人的自然景象及内心世界。接下来将详细解读这两首诗。 樊山口二绝其一: 洲觜崭崭乱石排,濯风寒浪踏苍苔。 长江万里从西北,泻向幽人两足来。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洲觜崭崭乱石排”描绘了樊山口岸边参差不齐的乱石排列的景象,给人一种荒凉而又坚韧的感觉
风欺炊灶晨烟重 泥隔宾车午枕高谁记幽人张仲蔚, 都将三径付蓬蒿。 注释:早上的风很大,使得炊烟弥漫在空气中,显得特别浓重;中午时分,因为泥土阻挡了车马行进,所以午枕也变得高耸起来。谁能忘记那位隐居的人张仲蔚呢?如今他将这片三径都交给了草木生长。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中的生活状态,早晨被大风熏得头疼,中午又被泥土挡在路上。然而,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他还是怀念着那位隐居的人张仲蔚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1)“三岁重阳负玉觞”,诗人在这首诗中以“三岁”来指代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年,而在这三年的时间里自己一直漂泊在外,没有机会和亲人一起过重阳节。因此,当看到别人都举杯庆祝的时候,自己只能无奈地“负玉觞”。这里的“负”字是“辜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