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摰
秋收 农家之富秋始见,十色田利皆丰登。 担赢车载上场圃,环舍隐积如高陵。 园蔬林果不足数,山雉野兔霜未增。 连村箫鼓谢神贶,谷黍换酒无斗升。 译文: 秋天到了,农民的财富在这时才显现出来,十色的田地都丰收了。 担着粮食车装满了上集市去卖,家里堆满了谷物和果蔬。 山上的鸡和野兔没有受到霜冻的影响,山林中的果实也不够数了。 整个村庄的人们吹起箫声打起鼓来感谢神灵的保佑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他喜欢自然,热爱生活,对世事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天地炎氛退,江湖颢气凉。 天地的炎热气息消退了,江湖中的清爽气息弥漫开来。 西风来沆砀,久客兴徜徉。 西风吹拂着大地,使得久居他乡的人心情舒畅,仿佛在自由飞翔。 夜匝鸟南树,心惊雁北方。 夜晚时分,我独自站在南方的树上,看着北方的大雁飞过。 乍因鲈感慨
题和州云荫轩 古木无年岁,新亭托隐栖。 交涂寒纛整,垂荫乱云低。 明暗苍烟合,深沉绿幄齐。 雨回阴径外,日隔画檐西。 凉露缘虚滴,珍禽占密啼。 仙家青桂洞,隐士碧萝溪。 覆冒均松盖,妖秾笑李蹊。 坐疑秋色早,境与世尘暌。 地惜开轩晚,名因寓意题。 还当推大荫,天下一民黎。 释义: 注释: - 古木:古老的树木 - 无年岁:没有岁月的痕迹 - 新亭:新的亭子 - 托隐栖:寄居隐居之处 - 交涂
城北庭 边草连沙白,燕云拥汉青。 将军眠塞垒,使者拜王庭。 金帛三千乘,和亲七十龄。 豺狼甘血肉,骐骥老林坰。 秋色榆将落,书生涕但零。 边尘何日靖,愿一震皇灵。 注释: - 城北庭:城北的庭院。 - 边草连沙白:边塞上的草地与沙子相接,显得一片白色。 - 燕云拥汉青:指燕国和汉朝的边界地区。 - 将军眠塞垒:将军在边境的堡垒中休息。 - 使者拜王庭:使节来到王宫朝见。 - 金帛三千乘
注释: 1 楚国元卑湿,炎天更郁蒸 - 楚国地处潮湿之地,炎热的夏季更加闷热。 2. 风吟同倦虎,霄望剧愁鹰 - 风吹着疲倦的虎,抬头看着盘旋的鹰,表现出一种凄凉和压抑的氛围。 3. 渴肺尘将岔,流肤汗不胜 - 口渴得连呼吸都感到困难,汗水流淌得无法停止,形容极度的疲惫和不适。 4. 噆肌纷暗蟆,绕鬓闹飞蝇 - 皮肤被咬得伤痕累累,头发周围飞舞的苍蝇,描绘了环境的恶劣和个人的苦痛。 5.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诗句、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本题要通晓大意,把握诗歌内容。 首联“昔泊铜陵县,重来迹可寻”,诗人在铜陵的旧居,是值得怀念的,但如今已难以寻觅了;“洞岩一指顾,花谷记登临”意思是当年登上山巅俯瞰,只见一片花海,如今只能指顾四周了,当年登临的景色已无法再觅;颔联“岁月回秋棹,江湖入醉襟”,“秋棹”即秋水之棹,泛舟江湖,酒酣胸襟豁然开朗,与世无争,这是诗人向往的境界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侯景沦江左,湘东复有梁。——侯景在长江以东沦陷,湘东又重现了梁朝的辉煌。 2. 经纶钟厄会,祸乱发诸王。——国家经过治理(经纶),却在厄运中出现祸乱,由王族引发。 3. 忍死瞻姑熟,寻戈起岳阳。——忍受屈辱,在姑熟(今江苏南京附近)等待机会,然后举起武器从岳阳出发。 4. 车书千里蹙,符数百洲亡。——国土分裂成数不清的州块,许多地方都消失了。 5. 二主非神武,开基挟北强
【注释】 ①唐诵韵:即“上平二冬”,唐代的韵书之一。 ②馀炎洗:“余”为“残”字,指残存的暑气。“馀”是残留的意思。 ③爽气回:《诗经·小雅·北山》:“或燕其室,或齐其食。”孔颖达疏:“燕其室者,谓清凉之气还至其室也。”“爽气”就是清凉、凉爽之意。 ④物象救低徊:“物象”是指自然界的景象。“低徊”意为徘徊、留恋。 ⑤乾翠:指山崖上青翠欲滴的山岩,形容岩石上的苔藓。 ⑥旱栽:早春时节
“不知芳物过春风,傲兀扁舟怯浪翁”是宋代刘摰创作的一首名为《泛舟南湖二绝句寄公秉二首·其二》的诗。下面将从诗句内容、译文注释、作品赏析和写作背景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1. 诗句内容: - “不知芳物过春风”描述了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但诗人并未感觉到春意盎然,反而感到有些困惑和迷茫。 - “傲兀扁舟怯浪翁”表达了诗人对于扁舟的孤独感和对波浪的畏惧感。 2. 译文注释: - 译文
【注释】 1. 西北东南邑:指县衙,因为四面都有。邑:县城。 2. 相望叹索居:指与同乡的友人相隔遥远,相互思念而不得相见。 3. 音尘路千里:指书信往来,音信难通。千里:形容路程遥远。 4. 契阔岁三除:指朋友之间因各种原因不能相聚,时间一过就是三载。 5. 薄宦随群众:指仕途不顺利,随众人一起为官。 6. 平生愧拙疏:意思是说一生之中,自己感到惭愧,觉得不够优秀。 7. 茂陵将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