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摰
诗句释义: 磴险梯危路忽穷,胜游须到祝融峰。 九千丈外云间寺,一万年余石上松。 引手莫高疑触斗,临池毋久恐兴龙。 此山惜与中都远,未得君王检玉封。 译文注释: - 磴险梯危路忽穷,胜游须到祝融峰:形容登顶之路艰险,但为了享受美景,必须前往祝融峰。 - 九千丈外云间寺,一万余年石上松:描绘了祝融峰顶的壮丽景象,云间寺和石上松象征着时间的沉淀和自然的鬼斧神工。 - 引手莫高疑触斗
【注释】 祝融峰:山名,主峰海拔2098米。上封寺:在湖南衡阳市西南。 寒风吹脑赤霄边,飞鸟犹难到绝巅。 下见人间又成海,恍惊身世此何天。 岩腰半白春留雪,僧面多黔日冒烟。 我亦淮南宗姓后,举家应合到神仙。 【赏析】 登祝融峰题《上封寺》二首其一 首联“寒风吹脑赤霄边,飞鸟犹难到绝巅”:寒风刺骨,吹得人脑袋疼;鸟儿都难以飞临山峰之巅,可见其高峻险峻。 颔联“下见人间又成海,恍惊身世此何天。”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刘挚,诗名《自衡岳至福严寺二首·其一》。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1. 俯仰岩溪万仞临 - 诗句释义:诗人站在高处俯瞰下方的山谷和溪流。 - 译文:从高处往下看,岩石河流高耸入云。 - 关键词:俯仰、岩溪、万仞 - 赏析:通过“俯”与“仰”的对比,诗人描绘了自己站在高处向下望的景象,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 恨输飞鸟极高深 - 诗句释义:诗人感叹自己的渺小
诗句解析 1 仙翁来自太常班,再乞林泉捧诏还。 - 仙翁: 这里指的可能是一位隐居或修炼成仙的人。 - 来自太常班: “太常”是古代三公之一,通常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此处可能指的是这位仙人曾经在朝中担任过重要职务。 - 再乞林泉捧诏还: 再次请求皇帝恩准,让他回到山林中居住,享受清静的生活。 2. 养志只为华发戏,无心宜共白云闲。 - 养志: 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 只为华发戏:
注释:孙少卿在鹿头山的诗和画。 译文:我到山中诛茅寻访险峻之处,听说山岩一天之内有新的变化。美好的景色留连忘返应有等待的时间,先前登临游览的人难道就没有人吗?手执榛木好石来此如同召唤,随手清泉应若神仙相助。不独山中兴胜事,许多风雅之爱在邦国百姓中。 赏析:《孙少卿鹿头山诗并画图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山中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注释】: 赠南岳董:赠给南岳的董先生,即作者的朋友。南岳,指湖南衡山,又称南岳庙,为历代帝王祭祀之所。董:姓。 公独荣亲禄隐中:您独自享有荣耀,隐居在朝廷之中。荣亲禄,享受国家的俸禄。隐中,隐居在朝廷之中。 清职正同香案吏:您的清廉职位与香案上的小官相似。清职,清廉的官职。香案,古代官员上朝时跪在香案前接受皇帝召见。吏,小官。 旷怀都似漆园翁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携筇得得访云关,恰值东湖贺监还。 - 注释:手持拐杖轻松地探访云门山的入口,恰逢东湖的贺监回归。 - 译文:轻携拐杖轻松前往探访云门山的道路,正好遇到从东湖归来的贺监。 2. 泉石主人元好事,尘埃游子暂偷闲。 - 注释:拥有泉水岩石的主人历来好客,我这位尘埃中的游子偶尔也能找到片刻的闲暇。 - 译文:那些拥有泉水和岩石的主人总是热情好客
【解析】 这是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喜悦之情。 “十里传书厚意将,珍肴醇酹寄山房。”此联写诗人在与友人相别的时刻赠以佳肴美酒,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定知僧舍餍疏食,更欲云岩有酒乡。”此联写诗人为朋友饯行时,特意为他准备了酒菜,希望他在山中可以享受美食。诗人想象朋友在僧人的住处只能吃清淡的食物,而自己却可以品尝到美味的佳肴。诗人希望朋友能在云岩有一个饮酒的好地方,享受美食之乐
【注释】 眼熟林峦认旧缘:眼熟,熟悉;林峦,山林。认旧缘,指因熟悉而感到亲切。耆关峰,即耆阇关山。耆阇,梵语的音译,指印度,古印度国名,今尼泊尔境内有耆阇国,故称。 入霏烟:指入云烟中。 云房:即云堂,佛教寺院中的僧寮,这里指佛寺。三千尺:古代传说中,天上有三十三天为一重天。 蜡屐:即石屐,一种用石头制成的鞋。重来十五年:十五年之前又来到这里。 山奥:山的深处。朝万象:朝拜万物。地灵:大地神灵。
诗句解读: 1. 身在南山非隐沦 - 此句表达的是虽然身处高山,但仍保持一种不为名利所动的淡泊态度。"南山"在这里象征高远与宁静,而“非隐沦”则表明尽管身居高处,但心境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那么超脱。 2. 闲中官贵异风尘 - 这一句强调即使是平凡的职位,也能体现出不同于一般尘世的高贵气质。"闲中"指的是闲暇之余,而“官贵”表达了在平凡工作中也能感受到尊贵。 3. 清泉白日预何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