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鈇
诗句原文: 细雨双飞鹭,寒蓑独钓船。 译文: 细雨中,两只鹭鸟翩翩起舞,而我则身着蓑衣独自垂钓在船上。 关键词解释: - 细雨双飞鹭:描述下雨时,两只鹭鸟在细雨中飞舞的景象。 - 寒蓑独钓船:描绘一位渔夫穿着寒冷的蓑衣,独自垂钓在船上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细雨双飞鹭”和“寒蓑独钓船”,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物与人物活动的和谐统一
“谁知花过半,才与酒相寻”一句出自宋朝诗人欧阳鈇的《句》。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生活情趣的领悟和对美好时光把握的感慨。 诗句“其三”如下: 谁知花过半,才与酒相寻。 译文:在美好的时刻,只有美酒和花朵相伴,让人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美好。 赏析:欧阳鈇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生活中短暂而美好时刻的珍惜和感激。他通过对花和酒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这不仅是对美的欣赏
注释:在巷子南面和北面都有人在招饮,无论雨天还是晴天,花都是耐看的。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首句“巷南巷北人招饮”描绘了人们在春日里欢聚畅饮的场景,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欢乐的气氛。第二句“一雨一晴花耐看”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特点,无论是阴雨连绵还是阳光明媚,都能看到美丽的花朵。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注释:有朋友来访,我正在湖海之间,隔篱呼唤他过来,招呼他来喝酒。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情好客的诗人的形象。诗中“隔篱呼酒嗟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热情款待客人的场景。诗人以“湖海士”自比,表现出自己胸怀广阔、志向远大的性格特点。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注释】 梦:指梦中。回:返回。千里外:比喻远隔千山万水之外。灯:泛指室内的灯光。转:转动,摇曳。一窗深:形容房间内灯光昏暗。 【赏析】 《夜坐吟》是诗人在夜晚静坐时,思念远方的亲人而作的诗。此诗首句写梦归之情;次句写深夜灯影;三、四句写室内环境。全诗意境幽美,情思绵绵
【注释】玄猿:深黑色猿猴,这里指月亮。络纬:一种纺织娘,常在夜间鸣叫。悲:悲伤。啼哭。 【赏析】此诗写夜深人静时,听到猿和纺织娘鸣叫声,感到孤独凄凉。月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他借以抒发内心的苦闷与孤寂。全诗意境清幽,语言朴素
【注释】: ①禾山:指禾山寺。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西泠桥畔,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建,故又名白公山。②秋兴:即秋日登临赋诗。③“夜起”二句:意谓作者在深夜里因感慨万千,无法成眠,因而起身徘徊,留连于这禾山寺中。④“诗成”二句:指作者因感怀而作《夔子歌》,人则立于仲宣(王粲)楼上吟咏。⑤络纬:蟋蟀的别名,相传《诗经》中有“七月鸣鞘,八月断续”,此处用以形容夏夜蟋蟀声。⑥芭蕉:芭蕉树叶大而薄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内容,最后结合诗歌的写作手法分析。本题中,第一句“恋树残红湿不飞”,意思是依恋着树上尚未凋落的红花,它沾满了枝头,却不肯飘落下来;第二句“杨花雪落木生衣”,意思是说杨花像雪花一样纷落在树枝上
注释: 和伍武仲——这是一首诗歌的标题,伍武仲是作者的朋友。 未知一岁于此水——我不知在这条河流里生活了一年,多少次看到水中的影子,感到惭愧,因为我是一只栖栖鸟。 几回照影惭栖栖——多少次看到水中的影子,我感到惭愧,因为我是一只栖栖鸟。 失身竟堕管城计——我失去了自由,竟然落入了管城的陷阱。 错路不为田舍儿——我在错误的路上行走,却不想成为农夫的孩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
【注释】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汤饼:指祭祀用的祭品。此生老矣益飘零:人生衰老,漂泊无依。汤饼来年又何所:来年祭祀时又有何用?是身如寓敢求安:像寄住在客栈一样,敢问何处才能安居?更筑小轩名以寓:另外建一个小屋,取名“寓”,以便栖身。凭谁叫阍与帝语:请哪位有权力的人士替我通报给天子说一说。阍(hūn):传达命令的人,也称为阍人。客多艰乃如许:客人众多,艰难困苦才这样。水花为客啼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