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玙
《湖舡分得行字韵》是宋代诗人潘玙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三月莺花烂熳春: - 三月:指的是春季的三个月。 - 莺花:指春天里美丽的花朵,莺鸟在其间啼鸣。 - 烂熳:意为繁盛、旺盛。 - 春:指春天。 2. 寻芳谁不趁清明: - 寻芳:意为寻找春天的美好景色。 - 谁不:表示没有人不。 - 趁清明:趁着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去欣赏美景,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诗词正文】 几年携剑过边城,非但谭兵善用兵。 果是胸中抱材气,肯于纸上立功名。 事当着力机须敏,人匪知心语莫轻。 况有故交能刮目,此行端不负平生。 【注释解释】 1. 几年:几年时间,表示时间跨度较长。 2. 携剑:携带武器,比喻准备出征或行动。 3. 过边城:经过边境城池,表示军事行动或旅行。 4. 非但:不仅,表示不仅仅。 5. 谭兵:谈论军事。 6. 果是:果然,表示事实与期望相符。
薝卜花 未说司花刻玉工,人知名与佛相同。 可怜结了黄金子,依旧身归色界中。 注释:薝卜花,即曼陀罗花,又称洋金花、山茄子等,为茄科植物。此诗是作者在赞美薝卜花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 译文: 薝卜花还未被人们发现,它的美丽就像雕刻精美的玉石一样。然而,人们却将这种花视为美的象征,将其与佛陀相提并论。 可惜的是,这些结出的果实都带着黄金色的种子,它们虽然美丽诱人
四圣观御园海棠花 燕子来时春政好,御园剩拆海棠花。 如今翠辇游观少,一片东风属道家。 注释:燕子飞来的时候,春天的政事就很好,御园里只剩下了被拆掉的海棠花。现在皇帝的轿子很少外出游玩,大片的东风都属于道士了。 赏析:这首诗以燕子和皇帝作比喻,通过写燕子飞来,春天到来,皇帝出游的情景,来反映当时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的局面。最后一句“一片东风属道家”,表明了作者对道教的赞美之情
注释:万紫千红的锦缎被雨水打湿后,一夜之间全都飘落了。柳树却依然保持着春天的色彩,不管春天何时归去,它的颜色还是那么青翠。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万紫千红的锦缎在风雨中被吹落的景象,以及杨柳依然保持春天色彩的情景。通过对比手法,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text 雪中独爱此花开,莫笑花飞委绿苔。 骨里有香吹不散,明年依旧领春回。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湖居》,描述了诗人隐居在湖边的生活环境,以及他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全诗如下: 旋营小屋并湖滨,最喜闲身叶样轻。 俗子过门令我病,好山到眼觉心清。 新开白地多栽竹,怕惹红尘少入城。 鱼鸟忘机自飞泳,酒边尽可助吟情。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旋营小屋并湖滨,最喜闲身叶样轻。 - "旋营":快速建造或布置。 - "小屋":简单的住所或居所。 - "并湖滨"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郑谷。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首联:“山处” - “山处”指的是山中隐居的地方,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或者他所尊敬的人隐居于山林之间。 - 颔联:“浮云富贵不关心,只向闲中寄此生。” - “浮云富贵不关心”意味着对于世俗的财富和地位并不感兴趣,强调了隐逸生活的淡泊与超脱。 - “只向闲中寄此生”表示在闲暇之中寄托自己的一生,表明了隐居生活的意义。 - 颈联
【注】铁山、赵山:指僧人。澄江:即长江,在湖北。 1、“山台惯与吟僧接”,意思是说山台经常和僧人相接触,诗人喜欢与僧人一起吟诵诗文。 2、“新剖澄江太守符”,意思是说最近刚刚得到一块从长江上剖下来的玉符。 3、“前日相逢曾有约”,意思是说前几天刚和僧人见过面,有过约定。 4、“今番一见必如初”,意思是说这次再次遇到僧人,一定像上次那样亲切。 5、“固知海里难为水,须认衣中自蕴珠”
【解析】 “厌于奔走乐闲居”意思是厌倦了奔走,喜欢闲居。“湖海交游任阔疏”意思是和湖海中的人交往,可以任意结交朋友。“燕去又为千里客”意思是燕子飞走了,我又成了一位远行之人。“青山对面如相识”意思是青山就像老朋友一样,一眼就能认出。“白发无情亦懒梳”意思是白发无情也懒得梳理了。这四句写诗人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闲适心境。“屋外有园三数亩,春风尽可学耕锄”意思是屋外有园林几亩,春风可以耕种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