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定风波 日日相思十二回,青鸾白凤只徘徊。 毕竟佳人难再得,空说,迢迢两起误鸩媒。 我已爱花成夙癖,超逸,碧桃天上要攀来。 不管冰霜风雨里,援例,春光有主禁移栽。 注释: 1. 定风波:一种词牌名。 2. 日日:每天。 3. 相思十二回:形容思念之苦,一日复一日,循环往复。 4. 青鸾白凤:传说中能飞升的灵鸟,这里借指所思之人。 5. 徘徊:犹豫不决,难以决断的样子。 6. 毕竟:终究、到底。
定风波 亚字城头晓角吹,烧香相约小姑祠。 悄悄论心深院里。 风起,鸳俦分散竟难知。 凡事成功应冒险,重面。 面山虎背也须骑。 水亦多情流不去,呼渡,来迎双桨不需时。 释义与译文: 1. 亚字城头晓角吹,烧香相约小姑祠。 注释:在城墙的角落,清晨的角声被吹响,这里有人烧香并约定了在一个小祠堂相见。 赏析:诗的开篇就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古老的场景,清晨的角声和香火的缭绕,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定风波 道中见新月 侧侧轻寒夜漏分。 纤纤月影碧笼云。 逗出春光刚一线。 初见。 如尘似梦最销魂。 看到团圞知有待。 无奈。 清辉偏照别离人。 才把闲愁抛撇去。 凝伫。 镜中眉样又逢君。 注释与赏析: 1. 侧侧轻寒夜漏分 - 夜晚,天气寒冷而宁静,仿佛只有月光和轻微的夜漏声相伴。 2. 纤纤月影碧笼云 - 月光如细丝一般柔和,它的光芒如同被碧绿的云朵所环绕。 3. 逗出春光刚一线 -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了一幅“梁溪诗冢图”的画面。诗人以“定风波”为题,抒发了自己对诗圣杜甫的无限景仰之情。首联点出诗圣杜甫的故里,是“定风波”,颔联描绘了诗圣遗踪所及之处的景致;颈联赞颂了诗圣遗踪所及之处的风物;尾联表达了作者对诗圣的敬仰之情。 【答案】 (1)定风波:词牌名,这里指题目。 (2)梁溪:即江苏无锡,杜甫曾在这里做过县令。 (3)图:指画像。 (4)画里家山碧一痕:画面上
【注释】 1. 记来时、傍柳维舟:回忆来时的情景。 2. 归人一寸心折:归人的心被深深触动了。 3. 岁晚高鸿:指年老的鸿雁。 4. 天寒修竹:天气寒冷,竹子也变得冷清。 5. 欲下山阴雪:想要在山的阴影里躲藏。 6. 砚香凝:砚台里的墨香已经凝结成固体。 7. 酒鳞热:酒杯中的液体像鱼鳞一样翻腾。 8. 语短情长不成别:话语简短,感情深沉,无法分别。 9. 凄咽:悲伤地哭泣。 10.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 “定风波二首 其一”是题目,点明全诗的写作对象和内容。 “韩孟韶年可得如,朅来东野井边居”意思是说诗人年轻时可与韩孟比肩,现在来到东野村中住下。韩孟是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韩愈的儿子,其作品多以议论为主,风格雄浑豪放,有《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朅来”的意思是“来到”、“来到”,这里指诗人来到东野村,“井边居”的意思是住在井边的房子里居住。
【注释】: 定风波二首 其二 双鸟奇文二鬼诗,吟来不称少年姿。 争及风标两公子,如此,谢庄王彧比肩时。 他日鬑鬑看不似,就里,者般情况好寻思。 合璧连珠称二美,欢喜,杏花簪鬓莫教迟。 赏析: “双鸟奇文二鬼诗,吟来不称少年姿。”这是一首描写男女情爱的词。上片写女子的美貌和才艺,下片写男主人公与她的爱情。词中“双鸟”指一对鸳鸯;“奇文”指《洛神赋》;“二鬼”指曹植和陈琳写的《七哀诗》
诗句解读 1. “定风波” - 定风波是词牌名,这里用作题目,意味着接下来的诗词应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2. “题朱天标写真” - “题朱”指的是为朱天标的写真画题词。朱天标可能是一个人物或作品的别称,此处指其写真的人。 译文 1. 爱就霜林系短篷。 - 在霜白色的树林中系上短篷船。 2. 凫鹥鸿雁满西风。 - 水鸟和大雁布满了西风吹过的秋天景象。 3. 手有丝纶何处著。 -
【诗句注释】 1. 定风波:一种词牌名。 2. 青浦:今属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南岸。舟中:船中。 3. 烟鬟:指女子的发髻,这里泛指少女。薄雾空:形容景色朦胧。 4. 鱼矶:水中突出的岩石,这里用作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江水涨起的景象。新涨:刚刚上涨。 5. 渺渺:形容水面辽阔无边。澄波:清澈的波浪。横目送:仿佛在凝视着远方的景物。 6. 愁重:形容内心忧愁重重。片帆:一叶小舟,泛指小船。夕阳红
定风波 拟古 花里楼台看不真,绿杨隔断倚楼人。 谁谓含愁独不见,一片,桃花人面可怜春。 芳草萋萋天远近,难问,马蹄到处总消魂。 数尽归鸦三两阵,偏衬,萧萧暮雨又黄昏。 【注释】:定风波:词牌名。拟古:仿效古人的词调而作的词。花里楼台:指在花丛中的楼台。看不真:指楼台里的景物模糊不清。绿杨隔断:绿杨柳把楼台隔开。倚楼人:站在楼上的人。谁谓:难道谁说。含愁:有愁闷。独:独自。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