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来时、傍柳维舟,归人一寸心折。
岁晚高鸿,天寒修竹,欲下山阴雪。
砚香凝,酒鳞热。
语短情长不成别。
凄咽。
悔秋灯种了,星星僧发。
野桥路滑。
听江声、送客愁如结。
又空林门掩,疏帘梦阻,低共梅花说。
杜陵荒,浩歌发。
犹有诗传布衾铁。
天末。
几时同看,芜城明月。
【注释】
- 记来时、傍柳维舟:回忆来时的情景。
- 归人一寸心折:归人的心被深深触动了。
- 岁晚高鸿:指年老的鸿雁。
- 天寒修竹:天气寒冷,竹子也变得冷清。
- 欲下山阴雪:想要在山的阴影里躲藏。
- 砚香凝:砚台里的墨香已经凝结成固体。
- 酒鳞热:酒杯中的液体像鱼鳞一样翻腾。
- 语短情长不成别:话语简短,感情深沉,无法分别。
- 凄咽:悲伤地哭泣。
- 悔秋灯种了,星星僧发:后悔秋天种下灯花,星星般的佛珠掉落。
- 野桥路滑:野地里的桥梁道路湿滑。
- 听江声、送客愁如结:听到江水的声响,为送走客人而感到愁绪如同绳索一样缠绕。
- 又空林门掩,疏帘梦阻:又是空荡的树林门紧闭着,薄纱窗帘阻碍了我的梦境。
- 杜陵荒:杜陵荒芜了。
- 浩歌发:大声唱歌。
- 犹有诗传布衾铁:还有诗歌流传到我的床铺上。
- 天末:天边。
- 几时同看,芜城明月:什么时候我们能一起欣赏这芜城的明月呢?
【赏析】
《定风波·记来时》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词作之一。此词以记叙之笔写送别之情,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怀念。这首词通过记叙送别之事,表现了作者离别时的惆怅、留恋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全词意境浑融,情感真挚,笔力雄健,富有韵味。
上片开头三句回忆来时的情景:傍柳维舟,归人一寸心折。“心折”即心灵震动。接着写岁暮高飞的大雁,天寒修长的竹子,欲下山阴的大雪,以及砚台上的墨水已冻成块儿,酒杯中酒液像鱼鳞一样翻腾等,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作者此时的心情。
下片写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前两句用反诘的语气写出作者内心的痛苦:“语短情长不成别”,言简意赅,却道出无限的离情别绪。接下来“凄咽”、“悔秋灯种了,星星僧发”、“野桥路滑”、“听江声、送客愁如结”、“又空林门掩,疏帘梦阻”、“杜陵荒,浩歌发”、“犹有诗传布衾铁”等句,都是描写送别之时的环境、心情与感受。最后以“天末、几时同看,芜城明月”收尾,寄托了作者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