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色新年,又轻约、水枕春寒同载。
堤上沽酒,人家湘梅已先卖。
斜照傍、红楼未启,惜犹护、一层芳霭。
趁燕裙归,调鹦槛远,尘梦都改。
悄弹指、闲立平沙,更吹绿吴波缓衣带。
堪笑天涯踪迹,有垂杨相待。
人意与、东风是客,洗软香、雨际烟外。
且听钟度枫桥,旧情如在。
【注释】乙巳:年号,公元1095年。吴门:指苏州。湘梅:指梅花。
【译文】船帆迎着新年的阳光,又轻载、水枕春寒同载。堤上沽酒,人家湘梅已先卖。斜阳傍、红楼未启,惜犹护、一层芳霭。趁燕裙归,调鹦槛远,尘梦都改。悄弹指、闲立平沙,更吹绿吴波缓衣带。堪笑天涯踪迹,有垂杨相待。人意与、东风是客,洗软香、雨际烟外。且听钟度枫桥,旧情如在。
【赏析】《琵琶仙》是一首咏叹春天和江南水乡风光的小令。作者借自己乘船过吴门时所见所感,抒发了对美好春光无限留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全词语言优美,音韵和谐,意境深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
“帆色新年,又轻约、水枕春寒同载。”开篇便点明时间是新年之际,词人乘船出发。“又”一词表明这是词人的第二次出行,前次是在秋天。“轻约”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轻松愉悦心情。“水枕春寒”,描绘了词人乘坐的船只在春夜中摇曳的情景,使人仿佛置身于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之中。
“堤上沽酒,人家湘梅已先卖。”词人继续描述自己的游历之旅,来到了堤上的一家酒摊前。这里的湘梅指的是当地的特产,也是当地的一种美食。“卖”字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斜照傍、红楼未启,惜犹护、一层芳霭。”词人继续前行,来到了一座尚未开启的红楼前。这里的红楼可能是指某座古建筑或景点的名称,词人在这里欣赏着周围的景色。同时,他也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美,这种感觉如同一层神秘的面纱笼罩着他的心灵。
“趁燕裙归,调鹦槛远,尘梦都改。”接下来,词人又开始了自己的游玩活动,他似乎回到了过去的时光,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感受让他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和困扰,仿佛一切都变了。
“悄弹指、闲立平沙,更吹绿吴波缓衣带。”词人再次回到现实之中,站在平沙之上。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船舷,听着江水潺潺的声音,感受着江水的温暖。这种宁静而美好的环境让他的心情更加愉悦。
“堪笑天涯踪迹,有垂杨相待。”最后一句,词人感叹自己的漂泊生涯,感叹命运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然而,他又感到一丝安慰,因为有垂杨树在等待着他的到来。这句中的“垂杨”象征着坚韧和执着的精神品质。
整首词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游历经历,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