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花泛舸,又夜浅灯孤,绿阴如许。
旧游间阻。
听檐声压酒,醉醒无据。
落魄多愁,尚记罗裙雁柱。
向南浦。
讶杨柳今朝,腰瘦慵舞。
行遍深院宇,已负了春来,忍教春去。
笑人易误,似山中枕石,顿忘时序。
小榼樱桃,更忆西园胜聚。
寄情处。
画当年、满湖烟雨。

【注释】

(1)“折花”二句:折一枝花,泛舟江上。又值夜深灯火阑珊,绿树成阴。

(2)“旧游”二句:往日的游乐之地,如今因战事阻绝,无法前往。听屋檐下雨声如压酒器之声,醉醒无依。

(3)“落魄”二句:形容自己潦倒失意,多愁善感。尚记当年罗裙上的雁形图案。

(4)“向南浦”三句:我来到南浦,惊见杨柳枝瘦了,懒得舞动。

(5)“行遍”二句:踏遍院落深深庭院,已经辜负了春光到来之时,怎忍心让春天离开?

(6)“笑人”二句:讥笑那些轻易被人所惑的人,他们像山中的枕石一样,常常忘记了时序。

(7)小榼樱桃:小酒壶中装着樱桃。

(8)西园胜聚:指西园胜景。

【赏析】

此词写词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追思。上片起首三句写词人折花泛舸,夜幕降临时灯火阑珊,绿树荫浓,一派宁静景象。接着两句点明词人此时的处境:因战事阻隔,往日的游乐之地已不再可至。再由听檐声想到醉醒无依,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心情。“落魄多愁”,进一步描绘出词人的失意之状,并回忆起当年罗裙上的雁形图案,表现了词人的怀旧之情。

过片承上启下,由回忆到现实,说词人已经来到南浦,发现杨柳枝条纤细,懒得舞动了。“已负了”三字,道出了词人内心的悲愤。他既感叹岁月不居,人事全非;又感叹年华易逝、春光不再。

结尾两句,是词人的自我嘲谑。他认为人们容易受骗,就像山中的枕石那样,常常忘记时节的变化。这两句语意双关,既指世人被名利所诱,忘却了自然节律;也指词人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无心欣赏春色。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往日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全词意境清丽,情感真切,语言优美,风格清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