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青
【解析】 此首七言律诗,全诗写景抒情,意境优美。 “山前桃发故园春,花绽红枝省此身。”这两句以桃花的盛开来表现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山前”是说桃花盛开的地方,在山的前面;“故园”是指自己的家乡;“花绽红枝”是指花盛开了,红枝摇曳;“省此身”则是指想起自己已远离故乡多年。 “证据谢君傍着力,笑颜虽展意生瞋。”这两句用典。“证据”指证据、凭证,即信物;“谢君”指谢安(东晋政治家、书法家),字安石
注释: 白云没有到达中峰顶,满目的烟萝景象不同。 一曲曲的曲子寒冷了千古的调子,层层叠叠的青碧月色刚刚升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韶山时所感而作的。首句“白云不到中峰顶”,点明了诗人所见的韶山之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韶山美景的赞美之情。接着第二句“满目烟萝景象殊”,进一步描绘了韶山的美景,让人不禁为之倾倒。第三句“一句曲寒千古调”,则是对韶山美景的高度概括
泛舟驾崄三十春,击处竿头活死人。 夹岭桂分千古韵,朗江山翠万重新。 注释:泛舟在险峻的江上航行,经过三十年,击桨的地方能使死人复活。夹山的山岭和桂花共同构成了一幅千古流传的美丽画卷。朗江山翠绿如新的景色让人感到生机勃勃与活力无限。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其内心的感受。首句“泛舟驾崄三十春”描绘出诗人在江上的航行经历,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注释: 第九洞山祖意颂:这是一首赞美第九洞山的诗。 古源无水月何生:古老的源泉没有水的滋养,月亮又从哪里产生呢? 满岸西流一派分:河水在岸边向西流去,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葱岭罢询熊耳梦:葱岭不再询问熊耳山的梦境了。 雪庭休话少林春:雪庭也不再谈论少林春天的故事了。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第九洞山为主题,通过对第九洞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渊源的描绘,展现了第九洞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魅力
《第五十二首山菩提颂》是宋代诗人释义青所创作的一首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句: 问路穷途拟进程,绿杨莺语送行人。 译文: 询问旅途是否已到尽头,绿树成荫处传来莺鸟的啼声送别旅人。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景,通过询问旅途是否已到尽头,表现出对旅程的好奇和期待。绿杨树下,莺鸟鸣叫,为行人增添了几分哀愁。 - 诗句: 牌标五里向君说,莫道当年不指陈。 译文:
【注释】 第三云岩游山颂:大鹏无伴遇天池,师子将儿绝后随。昆崙触犯归行路,一吼吞云万像驰。——大鹏、师子都是神话中的神兽,大鹏是鸟中之王,师子则是兽中之王;昆仑山为神话中的世界名山,这里借指仙境。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云岩寺的。首联先点明云岩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大鹏无伴遇天池,师子将儿绝后随。”意思是说大鹏在这里没有伴侣,独自飞临到天池边;师子的后代也因它而绝了后辈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四道吾深深颂(注释:第四首诗。吾深深颂,是对这首诗的赞美和敬仰。)——这是整首诗的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首诗的赞美之情。 骊龙海卧瑞云高,四望归宗万派潮(注释:骊龙在海底沉睡,云雾缭绕在它的上方。四周望去,大海归宗,万水奔腾如潮。)——这是第二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景图。骊龙在海中沉睡,云雾环绕;四周望去
诗句原文: 水出崑崙山起云,钓人樵父昧来因。 只知洪浪岩峦阔,不肯抛丝弃斧声。 注释: - "水出崑崙山":指的是从昆仑山脉流出的水,象徵源远流长的生命之水。 - "起云":形容水的流动带来了云雾,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 - "钓人樵父昧来因":描述了那些从事捕鱼和砍柴的人们,他们的活动出于生活需要,并非出于追求名利。 - "只知洪浪岩峦阔":表达了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赞叹
注释: 1. 无见顶露云攒急:没有看见头顶的露水和乌云聚集。 2. 劫外灵枝不带春:在劫难中的灵树枝头,没有春天的气息。 3. 那边不坐空王殿:那一边没有坐在空王殿中的人。 4. 争肯耘田向日轮:谁愿意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去耕作土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首句“无见顶露云攒急”,描绘了清晨时分,天空中云雾缭绕的景象
注释:我走尽了千山万水,山路又转高又陡。我多么怀念过去住在云房的日子啊!我贪恋寻味那些古调的单于曲,以及胡人诗歌的韵律。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珍视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时间流逝和岁月变迁等主题的思考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