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淳
荆山的美玉无需辨别,赤水中的玄珠无须拈取;罔象无心而黄帝重之,卞和有智而楚王嫌之。此诗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为智慧的差异。 诗句翻译: 1. "荆山美玉何须辨,赤水玄珠不用拈。": 这里提到“荆山美玉”和“赤水玄珠”,暗示着自然赋予的美丽无需人类插手辨识或选择。 2. "罔象无心黄帝重,卞和有智楚王嫌。": 表达了对自然美的一种超然态度,认为即使是无心的罔象也受到重视
注释:云彩从高空飘荡,江水自由流淌,大海辽阔空旷,我独自乘舟漫游。夜晚不向芦湾住宿,远远地超越中间、两头。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海空”中一叶孤舟的行踪,抒发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开阔雄浑,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诗句释义与译文: 不挂唇皮一句奇,少林冷坐最慈悲。 须知此道非传授,立雪神光已强为。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不挂唇皮”意指不通过言语表达,而是以行动和行为传达。 2. “少林”可能指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 3. “冷坐”可能指的是一种修行的方式,即静坐冥想,不被外界干扰。 4. “慈悲”表示菩萨心肠,愿意帮助他人。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少林寺僧人的行为举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七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以及注释: - 水澄月满道人愁,妙尽无依类莫收。 这句诗的意思是:水面清澈,月亮圆满,道人的心中充满了忧愁。这种忧愁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依靠,无法摆脱困境。 - 劫外正偏兼带路,不萌枝上辨春秋。 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身处劫难之外,但仍然坚持正道;虽然身在偏门之中,但仍有正义之路可走。即使不能像柳宗元那样在枝头分辨春秋
【注释】 颂古:唐代的诗体。一○一首是《唐风·小雅·北山》篇中的“北山之善”一首,作者不详。此诗用夸张手法,写鼓声之宏大,鼓手之多,鼓声之多,其音之大,而鼓手、鼓声、鼓声之稀却难以察觉,以此表达诗人对统治者的讽刺之情。虚空为鼓须弥槌,击者虽多听者稀:虚空中击鼓的声音,就像敲打着须弥山一样,虽然声音响亮,但是能听到的人很少。 半夜髑髅惊破梦,港头明月不思归:髑髅(tu骨骷髅)被惊醒后打破了梦乡
【注释】灵山:佛教谓西方极乐世界的名山,即须弥山。普:普遍。少室峰:嵩山名胜之一。 【赏析】《颂古》组诗共一百零一首,其九十为“颂古”之第一百零一首。此诗以颂赞少室峰前的瑞草、寒松,暗寓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灵山会上言虽普”,指佛在灵山会上所宣说的佛法普渡众生;次句“少室峰前句未形”,指少室峰前的自然景物还未形成。两句都是说,虽然佛法广大无边,但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星流如水国在夜,月印江天明似镜。 隐现之间无私职,位置不当成偏正。 依稀之中拟动行,形成偏正难分辨。
【注释】 瑞草丛中懒欲眠:草本植物。瑞草,吉祥的植物。懒欲眠,指草木茂盛,人不能随意采摘。 徐行处处迥翛然:徐行,缓慢行走。迥翛然,形容景色优美。 披毛戴角人难识:披着毛皮,戴着角饰,难以辨认。 为报芒童不用鞭:为,因为。用,用鞭子抽打。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退隐洛阳时。诗中所描绘的景致是一片生机勃勃、繁茂的瑞草。诗人在欣赏这片美丽的景色之时,却产生了深深的感慨。他感叹道
【注释】 ①颂古一○一首:指唐代李华《吊古战场文》中“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诗。 ②其八十七:指此诗第八十七句。 ③轮王:佛经中的转轮圣王,意谓如来佛。 ④阎浮:梵语Yāng-sū之省译,即南印度。 ⑤刹海(shàhǎi):大海,佛教称大海为刹海,因大海无边无际,故有此称。 ⑥泥牛:指运水的车。 ⑦月色:指月光,暗喻佛法普照众生。 【赏析】
【注释】妙圆无相:妙圆是佛教语,指佛性。劫前人:即劫前之人,佛家用语,指前世已修行的佛。随类权分百亿身:随类是随顺法界之不同,权分是暂时地分别,百亿是数目,意谓随法界众生之不同而临时分别出不同的身相。月夜御楼才报晓:月夜,指夜晚,御楼才报晓,意为月亮刚落西山,天将破晓的时候。平明六国尽逢春:平明即天亮的时候,六国是指战国时期的六个诸侯国,指他们在这个时候都迎来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