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淳
【注释】 “颂古”即指咏史诗,《旧唐书·陆象先传》说:“开元中,诏天下史官,勒成一代之碑,号为赞。又选词人好为乐府,多是切于风教、助于教化。”此诗即是咏史诗。 “三脚灵龟”:传说中神龟有三足。 “荒径走”:在荒凉的路上行走。 “一枝瑞草”:比喻吉祥的植物。 “凉兔”:即寒兔。传说月中有玉兔。 “怀胎月未知”:喻指月亮还未完全形成。 【赏析】 首句以“三脚灵龟”起兴,暗寓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不安
注释:探索玄妙的技艺,已经涉猎了全部的内容,但是不如野人那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功过可以忽略不计,心平气和,不惊不喜,所以不必为君王所宠爱或者羞辱而感到震惊。 赏析:这首诗是颂古组诗《颂古一○一首 其八十》中的一首。诗人以野老自比,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他既能够追求高深的技艺,又不为功名利禄所动,这是一种难得的修养和境界。同时,他也懂得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
注释:白藕还没有萌生,它并不是隐士。红花已经盛开在水面上,但并非是在阳光照耀下。不要向游人传播这个消息,因为那自有清风穿过远处的荷花散发出清香。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荷花的生长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清高脱俗和超然物外的思想情怀。诗人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荷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颂古一○一首 其七十六 祖代家风没一文,清贫中更是清贫。 着衣吃饭随丰俭,物物头角用最亲。 注释:祖代家风指的是祖辈的家风家训。没有一文是指家中一无长物,连文房四宝也没有。祖代家风没了一文,说明家境贫寒到了极点。但即便如此,家里仍然保持着清贫的传统。 着衣吃饭随丰俭,物物头角用最亲。 注释:着衣吃饭随丰俭,意思是穿衣吃饭都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来安排,不浪费也不奢侈。物物头角用最亲
【注释】 四十九年:指作者四十年创作诗歌的时间。成露布:指作者的诗集《露布》已经写成。诠:解释、阐述。妙明:这里指作者的诗歌风格。威音:威力。折角:折断了角,形容被压制。泥牛:指运粮的牛车,因牛车在雪中行走时,牛鼻被冻住而难以行进,所以用泥牛来比喻无法前行。眠:睡觉,这里指停止。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通过描写历史上的一些事件,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看法和感慨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一念萧萧不记年 - 这个句子表达了一种时间的流逝感,"一念"可能指瞬间的感悟或回忆,而"萧萧"则形容声音、感觉或景象,可能是风声、水声或其他自然的声音。"不记年"则表示时间似乎静止了,让人忘记了具体年代。 2. 皮肤脱落自完全 - "皮肤脱落"比喻某种东西或状态失去了原有的外观或结构。"自完全"意味着这种损失是自发地、完全地发生的,没有外力介入。 3. 长天夜夜清如镜 -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宫廷女子在早晨的场景。首先,她被重重地围在秘殿之中,尽管已经是清晨,但天气仍然寒冷。接着,她在丹墀上发现了一层苔藓,这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未有人打扫。最后,她用香炉里的宝香熏了蜡烛,烟雾和云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然而,当帘子垂下时,她却不愿意露出自己的面容。 译文:密不透风的宫殿里,清晨依然寒气逼人。殿堂的台阶上长满了苔藓,似乎已经很久没有人打扫过了
注释:曹溪古路绿苔生,车马登临已涉程。 野老痿羸兼跛挈,手携玉杖夜深行。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曹溪古路上的景象和一位老农的形象。曹溪古路是指通往曹溪(今广东曹江)的道路,绿苔生则暗示了这条道路已经很久没有被行人踩踏过了。车马登临已涉程则暗示着这条路已经不再是人们出行的首选了。 野老痿羸兼跛挈则描绘了一位老农的形象。痿羸是指身体虚弱,跛挈则是指走路不稳
【注释】颂古一○一首其七十乾坤:指天地。黄金国:形容国土富庶,物产丰饶。万有:万物。净妙身:清静而美好之体。玉女:仙女。背风:迎风。巧拙:技艺的高下。灵苗:指生命或生命力。花秀:花开茂盛。不知春:不问春意。 【赏析】此诗是咏人长寿的诗句。首二句赞美天地间处处都是黄金世界,到处都有美好的生命;后二句赞颂一个年迈的人,虽已到了晚年,但仍然像少女一样美丽,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全诗语言质朴自然
【注释】 日午:中午。烟凝:烟雾缭绕。突兀:高耸的样子。夜央:夜将尽。婵娟:指月亮。混然寂照:一片寂静,光华四射的景象。寒宵永:长夜漫漫。明暗圆融:光明和黑暗交融在一起。未兆前:没有预兆的征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对月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在仕途上的苦闷心情。首联“日午烟凝山突兀”,用拟人手法写山之高大、巍峨;颔联“夜央天淡月婵娟”,用比喻写月光之美,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