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淳
【译文】 妙湛圆明第一机,降生成道涅槃时。 迦维摩竭双林树,认著元来不是伊。 【注释】 妙湛:玄妙深邃。 第一机:指“不二法门”是成佛的机要,是修道者应当抓住的关键。 降生:出生、降临。 涅槃:佛教语,意译为“灭”,是佛教语,指人死后精神解脱,灵魂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极乐的境地。 迦维摩竭:梵语伽耶那竭,意译为“须弥”。 双林树:意译为“二棵菩提树”,在古印度有两棵树名“菩提树”。 【赏析】
注释与赏析 劫火:佛教语,指世界末日的大火。 宝天:佛教称佛家修行成圣的地方。 银河:银河是天上的星河。 波澜:波涛,水浪,这里比喻世事变迁。 原诗翻译: 在没有相的宅子里,金门看不见玉楼家。 天空中的白云淡薄,银河寒冷,波澜浩大却丝毫不动沙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庄严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他对世事变化和无常的深刻认识。他看到这个世界虽然充满了喧嚣和动荡,但仍然保持着一种平和与静谧
【注释】 1. 妙体堂堂:形容身材高大。 2. 相好全:相貌端庄美好。 3. 青霄:天青色,这里指天空。 4. 蹑金莲:踏在金制的莲步上。 5. 千华台:即玉皇阁,在长安城内,为唐时供奉玄元皇帝之所,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的太和坊一带。 6. 慵坐:懒于就坐。 7. 弊垢襕衫:破旧污秽的长衫。“襕”是唐代士人穿的长袍。 8. “岂肯穿”三字表明诗人对旧日的不屑一顾,对新朝的不满。 【赏析】
出门遍界无知己,入户盈眸不见亲。 虚室夜寒何所有,碧天明月颇为邻。 注释 - 出门遍界无知己:形容自己出门后,周围没有人认识自己,孤独无援。 - 入户盈眸不见亲:进入家门后,虽然视线范围内满是家人的面容,却感觉不到亲情的温馨。 - 虚室夜寒何所有:在空旷无人的房间里,夜晚的寒冷没有依靠,只有冷清和孤独相伴。 - 碧天明月颇为邻:即使夜空明亮,月光皎洁,也感觉不到它的亲近,反而增添了孤独感。
【注释】夜明:指月亮。骑象翻身击宝钟:《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尔时如来,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诸菩萨及比丘僧,作是言曰:‘若有众生,闻此经典,心不惊怖,心得欢喜,乃至十念,受持读诵,书写他方,人天称赞,恭敬礼拜,及至梦中,见此菩萨,身相端正,眼耳口鼻,光明晃耀,其人梦寐,常得安隐。’”宝钟:指梵钟。洪韵:大音。上腾三界外:佛经里说的“三界”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都是佛教所说的境界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无相光中未兆身:在没有显现的光辉之中,没有显现的身形。 2. 清虚渺邈岂为邻:清澈透明、虚无缥缈,难道是相邻的吗? 3. 一轮明月当轩照:一轮明亮的月亮高挂在屋檐(轩)之上。 4. 玉殿萧萧不见人:玉制的宫殿里空荡荡的,看不到任何人。 译文: 在没有显露的光辉之中,没有显现的身形。 清澈透明、虚无缥缈,难道是相邻的吗? 一轮明亮的月亮高挂在屋檐之上。
【注释】 虚堂:空旷的厅堂。瑶琴:美玉制的琴。 夜深寒:夜深寂静。 徒侧耳:白白地侧着耳朵倾听,徒然地欣赏。 悲风流水岂相干:悲伤的风和流水怎么能互相关联呢? 【赏析】 这是一首写月下弹琴的咏怀诗。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携琴到空旷的厅堂弹奏一曲《广陵散》。然而,他并没有知音,只能独自面对清冷的月亮,空发感叹。全诗意脉贯通,意境幽远,含蓄隽永。 首句“虚堂寂寂夜深寒”,写诗人夜半弹琴时的环境气氛
【注释】 ①颂古:即《题红梅》。 ②那畔:那边,指红梅。 ③中:中间,这里指红梅的中间。 ④孤影:孤单的身影。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红梅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 前两句是诗人对红梅的赞美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这边那边总难逢,一句无私不处中。”意思是说:这边那边都很难遇到,只有红梅花在中间开放无私地绽放。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赞美之情。 后两句是诗人对红梅的赞叹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注释】 法尔:指佛法。修本:指佛教的修行,修习佛经,修习佛法。平常:指世俗的生活和活动。酬答:指对别人的答谢或回报。端然:形容端正的样子。指出:指明道路。长安:古代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无奈:无可奈何。游人:指游客,旅客。不肯行:不愿意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诗人通过对长安城繁华街景的描写,抒发了对长安繁荣景象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盛衰兴亡的感慨
【注释】 一点灵明:一点灵光,指佛性。六不收:六度不修,即六度万行。照然何用更凝眸:何必再去凝视啊。个中消息人难委:其中所蕴含的奥妙,人们难以理解。独有虚空暗点头:唯有那虚无的虚空会暗中点头,表示赞同、赞许的意思。 【赏析】 “点”是佛教术语,指佛性。本诗前两句说,佛性的一点灵光是无上清净的法身实相,它不是可以随意收回的,因此不必去凝视。佛性是一切众生皆有的,是平等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