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天孙
《秋夜》 虫飞纨扇早知秋,明月穿窗照画楼。 洒泪两行何处落,临风寄向故园流。 注释: 虫在轻纱般的绢上飞过,我早已知道秋天来临了。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画楼。我禁不住泪水纵横流淌,它不知落在哪里。只好让这满腔的悲伤随着秋风飘向远方的故乡。 赏析: 首句“虫飞纨扇早知秋”,写自己早就感受到了秋季的到来,而这个感受是通过一只小虫在轻纱般薄的纨扇上飞舞时所触发的。这种感受是细腻的,也是微妙的
注释:轻快的船儿在北渚荡漾,河中水流把藕丝拗断。藕丝不能断开,缠绵之情将会到来。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荷花和莲子的美丽,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执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注释】 胡麻:芝麻。香暖瑶池九影花:传说中瑶池里有一种仙草,名叫九疑,它散发出一种幽香。春光常住阿环家:传说春天的景色常在西王母的宫殿里。阿环:西王母的别称。 【译文】 清溪边的石头上长满了芝麻,那香味暖和了瑶池里的九个影子花。传说中说玄都宫没有甲子,春天的景色总是住在西王母的宫殿里。 【赏析】 《游仙曲》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之一。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注释】 芙蓉:荷花。罗衣:指女子的衣裳、裙子,这里泛指衣服。青步障:青色的帘子或屏风。小郎围:指男子的小围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湘灵美丽的形象。首句写她的容颜如芙蓉般美丽。次句写她笑时的情景,仿佛是把青步障拂在头上,好像要飞上天一样。第三句用“知君能解小郎围”点出湘灵的体态轻盈柔美,像小郎君那样可爱。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
【注释】: 青溪:地名,在今陕西周至县。 罗裙:丝织的裙子。 陌上:田间小路。 使君:旧时对地方长官的称呼。 译文: 爱恋着美丽的罗裙,青溪女儿提篮子走在路上。 蚕儿饥饿到了黄昏,思念回家不能回头望一眼。 赏析:《采桑曲》,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这是一首爱情诗,写一位女子因思恋情人而不敢回头看他(或她)的情景。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借物抒情,委婉地表达了男女之间深厚的爱情。
塞北黄沙入马蹄,玉关千里雪沾衣。 塞北的黄沙已经融入马蹄中,玉门关一带千里冰封雪覆。 君恩不逐金刀断,漠漠香魂月下归。 你的恩情不会随着金刀断裂而消失,在明月之下,你的香气灵魂归去。 注释:塞北,指的是中国西北部的边塞地区,这里特指唐朝的北方边境。黄沙,形容沙漠的沙土,颜色是黄色。玉关,古代关隘名称,泛指边关要塞。千里,形容距离非常远。沾衣,沾湿了衣裳。金刀,指利剑或者刀剑。漠漠,形容辽阔
【注释】 青溪:指清冷的溪水。白石:指白色的石头。胡麻:即芝麻,这里用来比喻白色。香暖瑶池九影花:形容香气扑鼻,令人心醉。九影花:相传是一种名贵的花,这里代指珍贵的花。见说元都无甲子:传说唐朝皇帝年号元和(唐宪宗年号)没有纪年。甲子:干支纪年之一,古代用以记时。春天常住阿环家:春天总是留在阿环家的。阿环:即杨贵妃,唐代四大美女之一。 【赏析】 《游仙曲》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神仙游历
注释: - 天冠璎珞:指观音菩萨的头饰和衣服,象征其尊贵身份。 - 重重:形容头饰和衣服上的珠宝众多。 - 风送潮声入梵钟:风声伴随着潮声传入梵钟中,形成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声音。 - 但愿人心如水月:希望人们的内心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如同月亮一般明亮。 - 何愁不得睹金容:担心自己无法看到观音菩萨的金身,但实际上只要内心纯净,就能见到她的金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观音菩萨的形象和她的崇高地位
这首诗是诗人在赞美观音大士的纯洁与超俗。下面是逐句解释: 注释: - 莲花宝座百由旬:莲花座象征纯净无瑕,这里指观音菩萨的座像。百由旬是一个佛教中的度量单位,等于30.41公里。 - 莲表禅心不染尘:表示观音菩萨的心如莲花般纯净,不受世间杂念所染。 - 大士傥容为侍者:假设观音菩萨能够接受自己作为一位弟子(侍者),愿意为她服务。 - 此生愿脱女人身: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世俗的束缚
旖旎薰风柳乍醒,榴花刺眼媚遥汀。 傍人桐树枝枝绿,出水荷钱叶叶青。 陇外乔桑飞雊雉,阶前茂草隐新萤。 春从杜宇声中去,空翠浓阴又满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