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女儿爱罗裙,提筐陌上踏春云。
蚕饥日暮思归去,不敢回头看使君。

【注释】:

青溪:地名,在今陕西周至县。

罗裙:丝织的裙子。

陌上:田间小路。

使君:旧时对地方长官的称呼。

译文:

爱恋着美丽的罗裙,青溪女儿提篮子走在路上。

蚕儿饥饿到了黄昏,思念回家不能回头望一眼。

赏析:《采桑曲》,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这是一首爱情诗,写一位女子因思恋情人而不敢回头看他(或她)的情景。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借物抒情,委婉地表达了男女之间深厚的爱情。

首句“青溪女儿爱罗裙”,青溪是一个地名,位于长安城西,这里以青溪代指长安,即诗人所处之地。“女儿”,指的是青年女子,即诗人的爱人。这句诗描写了女子的美丽与她的柔情。“罗裙”是女子喜爱的服饰,此处用“爱”字表明女子对罗裙的喜爱,也暗示出女子的美貌。

第二句“提篮陌上踏春云”,“篮”是盛装东西的器具,古代女子常用篮子来装东西。“陌上”是指田间小道或乡间小路,“春云”则形容春天的云彩。这两句诗描绘出女子走在乡间小路上的场景,形象生动。

第三、四句“蚕饥日暮思归去,不敢回头看使君”,描述了女子因思念情人而感到饥饿难忍,但又害怕被情人发现,于是不敢回头。“蚕饥”是指女子养蚕时因为饥饿而无法继续劳作,“日暮”表示天色已晚,“使君”是对男子的尊称。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青溪”、“罗裙”、“陌上”等意象,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面。同时,诗歌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通过女子对情人的爱恋之情,表达了对自由恋爱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