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圭
【注释】:太上皇后阁。 太上皇后,即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阁,指中书省的政事堂。 池边草色迎人绿,庭下榴花照地红。 池边:泛指南唐时武则天所居的含元殿。含元殿是皇帝举行大典、接见群臣和外宾的地方,故称“池边”。 “池”字在这里代指含元殿。 草色迎人绿:绿,指绿色。这里用一个“迎”字,形象地描绘了春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青翠欲滴的景象。 庭下榴花照地红
夕然辟恶仙香度,朝结延年帝缕成。 愿上玉宸千万寿,薰风常泛舜弦声。 注释:傍晚时用辟恶仙香来驱邪避凶,早晨则用皇帝的御丝来祈求长寿。希望皇上能永远拥有千万岁的寿命,就像春风常常吹拂着舜帝弹奏的琴声一样。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内中帖子词,表达了人们对皇后长寿的美好祝愿。诗中通过描绘皇后的生活场景和行为,展现了皇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同时,诗也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中的一些习俗和礼仪
紫阁朦胧隐晓霞,瑶墀九位供奉菖华。 何人又进江心鉴,试与君王除众邪。 注释: 紫阁:皇宫的阁楼。 曈昽:明亮的样子。 九御:古代称帝王左右亲近的人为九御,这里是说皇帝身边的侍从。 江心鉴:江中之镜,比喻贤臣。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帖子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御池:皇帝的水池。争看:争相观看。兰舟:装饰有兰草的船。竞渡人:争相渡河的人。应是:应该,想必。君王:指皇帝。好忠直:喜好忠直的人。吊孤臣:为被贬的大臣送葬。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端午期间写的一首帖子词。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龙舟节等。这一天,人们都要划着船去江上、河上和湖上,举行龙舟竞赛,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首诗就是作者在观看龙舟赛之后,写给皇帝的帖子词。 “御池风暖水如鳞”
【诗句释义】 禁幕:皇帝的宫门。无风日正亭:没有风的天气,太阳正高照。翠辇:皇帝的车驾,以翡翠装饰。瑶台:神话中的宫殿名。 【译文】 皇宫的门前没有风,天空晴朗,烈日高照;侍臣刚刚收到皇帝赐给他们的美玉盘子和冰块。 我不知皇帝乘坐着翠色华盖的车子到什么地方去了?他应该就在那瑶台上最高层的地方。 【赏析】 此词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的一首词。全词描绘了宫中端午节时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定
【解析】 “翠华初到玉池游”句:皇帝乘坐的龙舟刚刚抵达皇宫里的水亭,开始游赏。翠华:即翠盖,用金饰的车盖。玉池:指皇宫中的水池,这里指代皇帝的行宫。 “笑指宫人按棹讴”句:皇帝笑着说,要他手下的宫女们唱着歌儿来伴奏。棹:船桨。讴:唱歌。 “湘水英魂在何处,犹教终日竞龙舟”句:湘江的水神啊,你的魂魄究竟在何处?仍然要我们每天争先恐后地划龙舟比赛。湘江:发源于广西全州县,流经湖南、广东
注释: 几年退乐紫房居:几年前,皇帝退位,住在紫禁城中。 天下犹传还政书:天下仍然流传着皇帝还政的消息。 玉案焚香读黄老:在玉案上焚香读书,研究黄老之道。 人间宫殿午阴初:人间的宫殿里,中午的阳光刚刚照射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皇帝退位后的生活,以及他的读书、思考和享受生活的场景。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皇帝退位生活的理解和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
【注释】 夫人阁:指皇帝的内宅。彩燕:指燕子。“彩”是颜色,“燕”指燕子。迎春:迎接春天。入鬓飞,像燕子一样飞进鬓发里。轻寒未放缕金衣:轻寒还不算冷,没有把衣服都穿上。缕金衣,穿金丝织成的细衣。苑中忽报花开早,得从銮舆向晚归:忽然有人报告说,花园里的花都开早了,皇帝就可以在晚上回宫。 【译文】 燕子迎春到鬓边飞来,还嫌轻寒,没有换上金线织成的外衣。 忽然有人报告说,花园里的花都开得早了
诗句释义: 1. 御柳重重午影圆 - 这句描述了皇宫外柳树的影子在中午时分显得格外清晰,如同一个完整的圆形。 2. 薰风时泛舜琴弦 - 这里的“薰风”可能指微风,而“舜琴弦”则暗示了和谐与平静的氛围,仿佛舜帝的琴声响起。 3. 六宫竞进长生缕 - 这里指的是后宫中的妃嫔们争相进献象征长寿的物品或祝福。 4. 天子垂衣一万年 - 皇帝像舜帝一样,以无为而治的姿态治理国家,希望其统治能够持续一万年。
注释:在太上皇后的阁中悬挂着艾虎,用来辟邪。 早上驾驶着华丽的车驾,七宝装成的车子。 宴会结束后,傍晚的阳光洒满瑶池,红色的晚霞映照在宫墙上。 宴会结束后,归来时零乱的花朵散落在宫中。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描绘了端午内中帖子词的场景。诗中的"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鲜云七宝车",形象地描绘了端午节时,人们佩戴的艾草和驱邪的装饰,以及皇家的尊贵和威严。"宴罢瑶池红日晚,归来零乱满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