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多炡
注释:城外汉江平静宽阔,我送母亲南归襄阳。路出鄢岭和邙山,频繁降下雨雪;头槎鱼便宜笋子嫩绿初生。 赏析:此诗是诗人送妻子去襄阳将母南归时所作。首联写景起兴。“夫人”指妻子。“城外汉江平”点明地点,“平”字写出了汉江的宽广。“逐子南回五两轻”点明妻子要随丈夫回襄阳。“五两轻”是说水浅船轻。 颔联写旅途所见。“路出鄢、邙”,即由鄢陵到洛阳。“鄢、邙”都是地名,这里泛指中原一带的山丘
【注释】 问:向(对)何因学酒禅:为什么学酒?为什么要学禅宗? 才呼米汁便流涎:刚一喝,口水就流下来了。 凭君:请你。 舁:抬,运。 莲花社:佛教中净土宗的社团,由佛祖阿弥陀佛所建立,是净土宗信仰者聚会的地方。 机锋:禅宗语,指悟道的机缘或悟道时所显现的境界。 醒不传:醉了也说不出。 【赏析】 这是一首答谢友人的诗。诗人回答了友人“学酒禅”的原因:“才呼米汁便流涎。” 他之所以“学酒禅”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满月、松树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满公的敬仰之情。 土木形骸:指诗人自己,因为其外貌与土木相似,所以用此来形容。 满月容:形容月亮的圆润明亮。 髭鬓雪茸茸:形容胡子如雪一般白,形象生动。 不知夏腊今如此:意指不知道如今已经过了夏历的腊月了,即已经到了农历新年。 清隐庵前手种松:指在清隐庵前亲手种下了松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满公的外貌和动作
《泊长荡》是明朝诗人朱多炡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 首句“蒹葭一望暮苍苍”:这句诗描绘了蒹葭在傍晚时分的景象,显得十分苍茫,给人以深远而静谧的感觉。 - 次句“长荡湖头烟水长”:“长荡湖头”指的是湖边,“烟水长”形容湖水与烟雾交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末句“怪道今朝枫叶尽,夜来七十二桥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景色的感慨。枫叶的凋零和夜晚桥梁上覆盖着霜的情景
白屋多强仕,朱门屈壮夫。 万端皆落后,不独是屠苏。 注释: 1. 白屋:古代指贫民所住的简陋小屋。这里用以比喻那些出身寒微但志向远大的人。 2. 强仕:有才能且能为国效力的人。这里指那些有能力但被忽视的人才。 3. 朱门:古代权贵的住宅,多用红漆涂饰,故称。这里借指有权有势的家庭。 4. 屈:委屈、受压制。 5. 万端:各种事务或问题。这里泛指世间的种种事情。 6. 屠苏
【注释】 司寇,官名。古代称御史为司寇。临海敬,即王庭凑,字敬之,登州栖凤楼人。所,指登州刺史任。王公,指登州刺史任王庭凑之父王元暐。阅视,审察。三镇,指幽州、瀛州、檀州。远以图说见遗,意谓王元暐将图说赠与儿子王庭凑。赋诗二章,即《和王元暐诗》二十首中的第二首。报,答谢。其一,《和王元暐诗》的第一章。其二,《和王元暐诗》的第二章。鸣笳伐鼓出居庸,凭轼边城万骑从。 居庸关,山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
寄黎君寔司训 君才不薄广文官,依旧青毡一片寒。 家近邮筒传自数,地偏书籍借应难。 怀人夜雨蘼芜草,留客春风苜蓿盘。 闻道出游堪累月,秪馀山色满吟鞍。 注释: - 君才不薄广文官:你才能并不差,可以担任广文官。 - 依旧青毡一片寒:依然穿着青色的毡子,感觉寒冷。形容生活清苦或孤独。 - 家近邮筒传自数:家中的邮筒里经常传来一些书信。 - 地偏书籍借应难:因为地理位置偏僻,所以难以借到书来看。
注释:因为天气严寒,意志和气概都显得格外坚定;我的生活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穷困。蓬蒿生长在荒凉的地方,明天也会迎来和煦的春风。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生活态度。《降夕咏怀二首》是诗人在寒冷的冬天,对自己的处境和未来做出的一种思考和展望。诗的前两句“意气因寒劲,生涯与岁穷”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着坚定的意志和决心。后两句“蓬蒿憔悴地
【诗句释义】 1. 曝书画:在阳光或灯光下展示书画,使其更显光彩。 2. 故人:老朋友、旧友。 3. 梁思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名字,可能是个文人。 4. 遗翰:书信或信函,此处指梁思伯的书信。 5. 不胜:极,非常。 6. 逼除行舸(hé):被逼迫着乘船。 7. 盘礡(bó)津津:形容对某事兴趣浓厚,兴致勃勃的样子。 8. 雨雪漫题诗閤去:在下雨天随意挥洒墨迹在屋檐下写诗。 9. 河山遂隔酒垆寒
《问巍甫侄疾》是明代诗人多炡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远离尘嚣的生活情趣。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和分析: 诗意解析 1. 海上何人说禁方: - “海上”暗示了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说禁方”可能是指传授养生之道或者治病之法,体现了诗人对于医学知识的尊重和热爱。 2. 科头长似懒嵇康: - “科头”即不戴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