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
奉教题夷山晚望图 朝朝鹤驾驻山头,极目天南是越州。 洱海川原何日到,蜀江风浪几回留。 鹡鸰每诵常联榻,花萼相辉共倚楼。 友爱天伦情最切,别来几许鬓成秋。 注释: 朝朝:早晨早晨,每天早晨。 鹤驾:用仙鹤装饰的车驾,借指高官显贵。 洱海: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海,古称昆明池。 川原:山川河流。 鹡鸰:鸟名,一种水鸟,鸣叫声像“鸡鸠鸠”,古人以之喻兄弟之情深。 花萼:即萼,花的组成部分之一
夷山山下有行窝,池水经春绿似萝。 佳客到门常载酒,道人求字不笼鹅。 树连别院莺声滑,苔长闲庭鸟迹多。 自是心传有家法,莫忘三折始成波。 赏析 这首诗是王翰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下是具体解析: 1. 开头诗句:“夷山山下有行窝,池水经春绿似萝。”这两句通过“夷山”
破屋 大梁城内宋门前,借得卢仝屋数椽。 一片危墙将倒地,四周破瓦好窥天。 风穿每恨尘凝座,雨漏长忧湿满毡。 欲向浣花新卜筑,无人为送草堂钱。 赏析: 《破屋》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石沆所作的,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破败而孤寂的景象。首句“大梁城内宋门前,借得卢仝屋数椽。”便勾勒出一个背景,诗人在宋朝的城门旁,借用了卢仝的几间破屋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
诗句释义: 1. 丹山归隐 - 描述一个人选择在自然美景中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2. 洞天深入结茅茨 - 描述了进入一个充满天然洞穴的隐秘空间,并在那里搭建了简陋的住所。 3. 陶令归来鬓未丝 - 引用陶渊明的故事,表示回归自然,远离尘嚣。 4. 筱簜拂檐巢翡翠 - 描述竹林中翠绿的竹叶轻轻拂过屋檐,鸟儿在其中筑巢,生动描绘出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 5. 蒹葭近钓隐鸬鹚 - 蒹葭是芦苇的一种
古山道人诗卷 青山峨峨自太古,中有物外真仙人。 一朝不随舜花昼,千载要见蟠桃春。 初平入山羊作队,丁令还家鹤语神。 自今好觅麻姑去,看到沧海飞黄尘。 注释: 1. 青山峨峨自太古:青山巍峨耸立,历史悠久。峨峨,指青山高耸的样子。太古,指远古时期。 2. 中有物外真仙人:其中隐藏着超脱世俗的真仙人。有物外,指的是超然世外的意境。真仙人,指的是真正的仙人。 3. 一朝不随舜花昼
【注释】 奉教:接受教诲。龙江:指长江。蓬莱: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名。鸾笺:彩笺。继卷,接续前文继续写。金薤:古代帝王所制的一种印章,用黄金制成。鹤驾:代指使者或送别者所乘的鹤车。玉杯:美酒。上国:指京城长安。旌旗:军旗,这里借指军队。将相:将军和丞相等高级将领、官员。邹枚:战国时齐国人,以善辞赋著称。兰舟:装饰华丽的船。棹:桨。歈歌:即《阳关三叠》,一种曲调。凤台:凤凰台上,指皇宫所在地。
何物风标可悦神,数竿修竹杂兰荪。 开轩翠色连书幌,隐几清阴落酒樽。 未睹朝阳鸣鸑鷟,方欣春雨长儿孙。 羡君得此堪娱老,况复高堂更树萱。 注释: 何物风标可悦神,数竿修竹杂兰荪。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之情。诗人认为,那些生长在风中的竹子,具有吸引人的神韵。而那些生长在竹林中的兰花和菖蒲,也增添了几分雅致。 开轩翠色连书幌,隐几清阴落酒樽。 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打开轩窗时
【诗句释义】 1. 长河水落露汀沙,隔水依稀似见花。 注释:河水水位下降,露出河底的沙石。在河对岸隐约可以看到花的影子或花朵。 2. 旷野蒿莱千万亩,荒村篱落两三家。 注释:广阔的田野上有上万棵的蒿莱和草本植物,而一个荒凉的小村落里只住了两三户人家。 3. 柳塘滟滟新堤固,麦陇青青小径斜。 注释:河边有一个柳树丛生的池塘,水面平静如镜,新加固的堤坝显得坚固。绿色的麦田和蜿蜒的小路交织在一起。 4
``` 梦里寻春觉后迟, 分明曾到武陵西。 川光浴日骊珠动, 石气蒸云翠盖齐。 一曲柳塘初下雁, 数家茅屋不闻鸡。 世间万事庄周蝶, 且共随花信马蹄。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春游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感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首句“梦里寻春觉后迟”,诗人在梦中寻找春天的足迹,醒来后才发觉时已晚春。这种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雪后简伯纯县令》是元末明初王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雪后的大地和景象,以及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首句“大地山河罄一湔”表达了大雪覆盖大地,使得山河都变得洁净无瑕的景象。这里使用了“罄”字,意为完全、彻底,形容雪之大到了极致。接着“腊间三白见丰年”描述了冬天里出现的三白——即雪花,预示着丰收的年份即将到来。这两句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传达了作者对丰收的期待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