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维祺
【注释】: 1. 休惊一梦百年多,就是百年元易过。 2. 冷眼梦场看做梦,一拳搥碎枕如何。 3. 黄粱梦,是古代寓言故事,故事中说一个人做了一锅热腾腾的黄粱米饭,等它凉了就再也吃不成了。 4. 枕头,这里代指人生或世事。 5. 元,同“原”。 6. 一梦百年多,就是百年元易过。 7. 冷眼梦场看做梦,一拳搥碎枕如何。 【赏析】: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人生如梦的观点
销磨尘世一炊中,五十馀年事业空。 但惜身登铉鼎日,不曾亲见鲁姬公。 注释:在尘世中消磨时光,仅仅度过了一顿饭的功夫,五十多年来没有做成什么大事。只是遗憾自己曾经有机会进入朝廷担任高位,却没有亲眼见过鲁国贤能的母亲。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一种遗憾和反思。他感慨自己在尘世中度过的时光太短,错过了许多机会。同时,他也感到惋惜因为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机遇,却没有真正去实现它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漫说开元梦迹奇,吾曹身世亦如之”,这两句是说“我们”的一生与唐玄宗的梦境一样虚幻,都是一场空。“只今邮馆谁蒸饭,点化黄粱未可知”,意思是现在那些做邮馆的谁还会蒸饭?黄粱尚未煮熟,哪能知道能不能点化成金豆呢?这两句是诗人在对人生发出感叹。颔联“邮馆”“蒸饭”比喻科举考试的录取,“黄粱”比喻功名富贵的虚幻
注释:每年我都会在黄粱梦上题写诗句,邀请卢生进入我的梦境中。 但只怕梦魂穷尽之处,还会寻找别的方法到槐安去。 赏析:此诗为作者对黄粱梦的感慨之作。他以卢生自比,认为卢生之所以能入梦,是因为自己有“黄粱”可供其食用;而自己则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只能请卢生入梦一睹“黄粱”之美。然而他又怕梦醒后无法与卢生相见,因此又担心“梦魂穷尽处”,即梦已到极点之时,还要再找其他方法到槐安国去找卢生
【解析】 “五月鸣蜩,六月徂暑”意为:五月份蝉鸣不已,六月份酷暑难当。“靡神不举”意为:无论神明还是神灵都纷纷出动,祈祷降雨。“庶几夙夜,以祈甘雨”意为:希望在朝夕之间能求得甘霖。“何多日也,宁不顾我”意为:这么多的日子,难道就不顾念我吗?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天旱灾情的担忧。 【答案】 译文: 五月份的蝉儿不停地鸣叫,六月份炎热难耐。 七月的天气炎热似火焰,各种神灵都纷纷出动
【注释】 “祷雨集诗”是汉乐府民歌中的名篇,共二首,这里选其二。 其:语气词。 公田:指公家之田。 夜如何其:夜里怎么如此。如何,犹言怎样、如何。其,语气词。 三星在天:参星在天空中出现。 田祖有神:田神。 出话不然:说话不是这样。 适彼乐土:到那乐土。 乐土:安乐的土地。 讫用康年:直到太平的年份。讫,终也。康,安定之意。 【赏析】 这首诗写农夫祈求降雨以解除旱情。开头四句是说农夫祈祷降雨
雨树晴如洗,烟沙日似春。 水寒清见底,峰远翠初匀。 露湿秋衫薄,风轻爽气新。 浮云多世态,飘泊正愁人。
晓望清添翠,平林叶半红。 杵砧村院里,楼阁水光中。 野径人行早,烟汀雁点空。 翛然寻古意,斜渡小桥东。
若果真知德不孤,从何下手作工夫。 心无恻隐非人也,学有朋来亦乐乎。 性以诚明为血脉,仁将孝弟是头颅。 偏于此处多亏欠,却向枝枝节节图
记得来年对酒馀,小窗拈韵看盆鱼。 自从忙到春光了,肠断东风半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