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君玉)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鹤山, 鹤绕青山何洁白,青山近鹤转分明。 不知鹤外山多少,乱数芙蓉不记名。 注释: 1. 鹤山:指以鹤为主题的山,可能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2. 鹤绕青山何洁白:形容鹤在青山周围飞翔,显得洁白无瑕。 3. 青山近鹤转分明:形容青山与鹤相互映衬,更加清晰可见。 4. 不知鹤外山多少:表示诗人对鹤之外的山的数量感到好奇或困惑。 5. 乱数芙蓉不记名:形容诗人在欣赏荷花时
【注释】 鄮州:古地名,即今安徽当涂。歌:古代的一种民间歌唱形式。其三:指《鄮州歌》中的第三支。斥卤青阳沧海滨:斥卤,盐碱地;青阳,指太阳升起的地方,即东方;沧海,大海,滨,边沿。扶桑隔水是文身:扶桑,太阳神的住处;文身,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用刀在身上刺花纹。此二句意为:太阳刚刚升起的地方,就是一片荒滩盐碱地;太阳神隔着水岸,就在岸边上文着身。江城新市无风雪:江城
鄮州歌 其二 扁舟白发芰荷香,共指前头贺监乡。 西去洞天还有路,人家两岸种昌阳。 注释: - 扁舟:小船。 - 白发:形容年纪已高。 - 芰荷香:菱角花的香味。 - 贺监:贺知章,曾经隐居的地方。 - 西去:向西前行。 - 洞天: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名山。 - 江城新市:江边的新城市或市镇。 - 细雨斜阳归饭牛:描述一个农夫在细雨和斜阳下回家喂牛的情景。 - 斥卤青阳沦海滨:盐碱地变为海边的风景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描绘文徵明画作时,用“天外群峰”和“紫青”来表现画中的群山,而“中间有路少人行”一句则表明画家的笔墨之妙在于他只取山水中最为突出、最为关键的部分,以极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群山之中的一条幽深曲折的小路,使整幅画面更加耐人寻味。“江深草阁潮如客,早晚相过不世情”两句是说,在这幽静深远的小路上,有一座草舍,草舍旁边是江水,江水涨满了,好像有客人一样,它日夜不停地流着
松月图 膝当木几耳当松,夜色新生秋海东。 千古今宵有声月,道人不坐寂寥中。 注释:我坐在松树旁边,木桌旁坐着,夜色里秋天的海景映入眼帘。千年来每个古往今来的夜晚月光都会发出声音,道士们都不在寂静中坐着。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坐在松树下的木桌旁,观赏着秋海景色,听着月光下的一切声音。这种景象使诗人感到宁静而美好。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家思想的认同和追求
【注释】 鄮(ōu)州:今江苏苏州西南。歌:指《鄮州歌》。其一:指《鄮州歌》的第一首。公家:朝廷。政简:政令宽简。安作:安定生活。细雨斜阳归饭牛:在细雨斜阳中,老牛回家吃草。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诗人在浙江任职多年,对浙东地区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十分熟悉,因而在这首诗里,他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深厚的感情,描绘了浙江一带的山水之美,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山入关门海入州”
. 归田杂兴 - 子随郎罢孙追翁:描述了一个场景,孩子们跟随着父亲(郎)一起结束了繁忙的工作,现在跟随祖父(翁)回家。 2. 高帽巡檐杨柳风:描述了一幅画面,孩子们戴着高帽子在房屋的檐下玩耍,享受着微风拂过杨柳的凉爽。 3. 门前泥深犊蹄白:描绘了门前泥土深厚,小牛在泥泞中留下蹄印的情景。 4. 船面日出鱼尾红:描绘了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渔船上的鱼尾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红色的景象。 赏析
【诗句释义】 1. 莺啼座石:莺鸟在座石上啼叫。 2. 燕窗东:燕子飞来停在东边的窗户上。 3. 居士无言木石同:诗人没有说话,就像木头和石头一样平静。 4. 吟诗禁不住:忍不住要吟咏诗歌。 5. 远携声响到山中:把声音传得很远,传到山里。 【译文】 一只小鸟在座石上啼叫,一列燕子飞来停在东边的窗户上。诗人默默地坐着,就像没有说话的木头和石头一样平静。他忍不住要吟咏诗歌,要把声音传得很远
【注释】 紫絮:紫色的柳絮。茅花:野草的花朵。飞入门:飘进屋里。浅溪:小溪。幽响:水声。篱根:篱笆旁边。当家:主妇。呼归:招呼回家。白鼻豚:一种白色的猪。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在江西西山时所作,描写了乡村农家的恬静生活。首句写春景,次句写村居生活,第三句写老妇人的生活,末句写农家生活的情趣。全诗清新明快,语言自然通俗,意境优美宁静
静听秋声卷 秋声先到翠山堂,六尺孤帏未受凉。 注释:秋天的声音首先到达翠山堂,我独自的屋子尚未感受到凉爽。 我爱静时天不静,半天飘雨掠斜阳。 注释:我喜欢在安静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下起了雨,阳光被雨水遮挡,形成美丽的斜阳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