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君玉)
【注释】 欹枕:斜靠枕头。面山:《太平御览》卷九二八:“面,对也。面者,谓对面而视,谓向也。”小图:即小景,指山水画。卧溪流:溪流横卧在山间。偃石:山石躺卧。野亭:野外的亭子。凉雨:凉爽的细雨。入脾清:使人感到清凉。一部《南华子》:即《南华真经》。南华子:道家著作名。字字明:每行都分明。山转:山势转动,此处形容太阳偏西。【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闲适、宁静的景象:诗人斜靠在枕头上,面对山景小画
【注释】繁梅:多梅花。晴日:晴朗的天气。画屏:画有山水的屏风,这里指诗题中的“郡斋”。庞公:指庞统,字士元,三国时蜀人。陇头天:指陇山之巅的天气。 【赏析】《郡斋述怀》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当时作者任太常博士、兼权直阁院。全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远的山村风光图。首联写诗人身处幽雅的郡斋中,面对画屏前盛开的繁梅,不禁想起陇上那片清幽的田园;颔联则从眼前之景联想到昔日在陇上骑牛的往事
【注释】 苍天:指天地。尺五坟:指坟墓高约五尺。收:扣“容”。君:对人的尊称。西风:秋季的风。数阵:几次,几阵。南飞雁:指大雁。碧云:青蓝色的云彩。似:好像。学:模仿。文章:指文采、才华。写:题写。碧云:青蓝色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文章。 译文: 万里苍天高高的墓,你坟上长满了草,但天地却容纳了你的英灵,不让风吹雨打。西风中一群群大雁向南飞翔,仿佛在模仿着你的文章来题写青蓝的云彩。 赏析:
注释: 1. 七峰尖峭似陈兵,江外诸山合与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七峰的山峰尖峭陡峭,好像军队陈设在那里,而江外的群山也争相向它挑战。 2. 天地年来爱藏用,淡云微雨不分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天地间多年来喜欢藏匿着云雾,使得天空中只有淡淡的云彩和细微的雨丝,看不清远处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七峰与江外的群山进行了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美丽
过建滩 当年开设事难凭,水里乾坤又一层。 莫是女娲安不固,补天坠石乱棱棱。 译文: 当年建立的堤坝难以依靠,水面下的世界再次显现。 难道女娲的神力不够稳固,导致天塌地裂石头四散。 注释: 1. 当年建立的堤坝:指历史上曾经修建的水利工程或防御工事等。 2. 水面下的世界再次显现:意味着水下的地形或结构重新展现在水面上。 3. 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造神,被认为能够修补天地和创造人类。 4.
【注释】 不寐:睡不着觉。 裹衲:穿粗布衣。 孤眠:独眠,一人独眠。 何处村:哪里的村庄? 夜深:深夜。 吠犬:狗叫声。 黄昏:黄昏时分。 吟(qín)怀:吟诗作歌,即作诗。 寻僧去:到寺院找和尚去。 寒月斜光:月光斜照。 未过门:还没走到门口。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夜晚独自在山村中寻找僧人的诗。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山村中,夜深了,狗叫得像黄昏时一样,他正想吟诗去找和尚
注释: 古亭:古代的亭子。寒潮风退矶头白,高树红欺叶上青:寒潮退去后,江边岩石上的积雪变成了白色,而树上的叶子则呈现出红色。飘瓦败檐秋影老,路人题作断肠亭:风吹落了破损的屋顶瓦片和破旧的屋檐,使得秋天的影子显得更加苍老,而路人则将这些景象命名为“断肠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江边景色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寒潮退去后岩石上的积雪与树叶的颜色对比鲜明地展现出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逐句解释诗句。注意不要改变诗句的本义。 “饮舟中”,点出题面,说明这是一首饮酒题材的诗作。“虎丘山烟晚作紫,”点题中的“虎丘”。点出了虎丘山的特点,即“烟”之浓重,“紫”之色艳。“烟晚作紫”,描绘了一幅暮色苍茫,群峰竞秀的虎丘山景;“紫”是色彩词,也暗示了夕阳西下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鹤山, 鹤绕青山何洁白,青山近鹤转分明。 不知鹤外山多少,乱数芙蓉不记名。 注释: 1. 鹤山:指以鹤为主题的山,可能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2. 鹤绕青山何洁白:形容鹤在青山周围飞翔,显得洁白无瑕。 3. 青山近鹤转分明:形容青山与鹤相互映衬,更加清晰可见。 4. 不知鹤外山多少:表示诗人对鹤之外的山的数量感到好奇或困惑。 5. 乱数芙蓉不记名:形容诗人在欣赏荷花时
注释: - 鱼龙江上正飞腾:鱼龙在江面上翱翔飞翔。 - 竹里归来笑不能:回到竹林中,笑着却无法掩饰内心的悲伤。 - 别有好缘生眼底,水明云白一船僧:这似乎是一个意外的发现,让作者感到惊喜和兴奋。 译文: 鱼龙在江面上自由翱翔,竹影婆娑间,我归来时笑颜如花,却又掩不住眼中之泪。 在这片天地间,竟然有这样一段美好的缘分,水面上的波光与云朵的洁白,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于其中。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