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伦
诗句释义 1 行行长路夕阳催:描述行走在漫长的道路上,夕阳的催促。"行行长路"指的是路途遥远且漫长,"夕阳催"则表达了日落时分的紧迫感。 2. 望望红心探马来:通过“红心探马”比喻侦察兵归来的情景。"红心"通常用来象征忠诚和热情,这里可能指某种特定的信号或标志。"探马来"则表示侦查任务完成,士兵带回了好消息或情报。 3. 腊意未舒堤上柳:腊月(农历十二月)的气息还未褪去,堤上的柳树还带着寒意
诗句释义与译文- 秋夜 - “一池霜后净无萍”:秋天的池塘因霜降后的清洁而变得没有浮萍。 - “影落云天万里明”:月光下的水面映照出天空,显得非常明亮。 - “敧柳渐疏风外影”:斜倚着的柳树在微风中逐渐稀疏的影子。 - “过鸿遥曳塞边声”:远处传来大雁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边境的遥远。 - “萤光篝火寒无焰”:用萤火虫的光点来照亮篝火,但火苗很冷,没有火焰。 - “蛩语机丝懒亦惊”
注释: 十一月二十六日,我拜见南刑部;二月十七日,我向皇帝辞别,寓居曹氏园亭。 霜冻的天还未解去潞河的冰,暂且在城南停驻旌旗。 云气漏泄,尚能惊觉宫阙中的报时器,微风吹动尘土,聊以面对郊外的清水清塘。 我不将门帖通达台省,漫有诗篇记录姓名。 时常枉驾诸公遥问讯,天涯何处才是近春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江宁后所作,表达了他在官场上的失意和对家乡的思念。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利国监驿 坐倚南窗对铁山,铁山无冶旧名闲。 谯楼驿舍孤村外,滕国彭城两界间。 注释:坐在南窗边,对着铁山,这里是监狱的所在地。铁山没有冶炼的场所,以前的名字就是闲着不用的。在谯楼旁边有一座驿站,外面是荒废的村庄,这是连接滕州和彭城的两座城市之间的地方。 尘路崚嶒天漠漠,石梁敧断水潺潺。 何人为国输筹策,冀马重开十二闲。 注释:尘土路上高低不平,天空看起来非常空旷辽远,石头桥梁斜靠在一边
九日 九月九日,又称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登高远望,观赏秋日的美景,同时享受着菊花的美酒。因此,“九日”一词常常被用来描述这个特殊的节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的美丽景色。首句“九日郊原喜放晴”,描绘了晴朗的天空和广阔的田野。接着,“黄云满地正秋成”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气息和美丽的风景。然后,“松山落叶随风下,花径浮香逐马行”两句则描绘了秋天的落叶和花香
卫河怀陈佥宪 清源秋夜下长河,独客孤舟月色多。 浊酒未缘倾宿好,高才那得听新歌。 南都梦绕同台署,东阙天教接佩珂。 忽忆毗陵旧分袂,薰风回首廿年过。 注释: 1. 清源:即今河南林县。秋夜:指秋季的夜晚。 2. 独客孤舟:孤独的客人乘着孤舟。 3. 月色多:月色明亮。 4. 浊酒:浊酒,即浊酒,指浊酒。 5. 高才:才能高的人。 6. 南都:指南朝陈后主的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梦绕同台署
南寺读毛文简诗有感 旧游曾记榼殽蔬,屈指重来十载馀。 珠树玉梅春似昔,野情僧面老犹初。 画楣文墨皆陈迹,青草蛟螭总漫墟。 莫笑随缘西竺语,一茶清世有谁如。 注释: 南寺:寺庙在南方,即江南。 榼:一种盛酒的器具。这里用来形容酒席。 殽:菜肴。 屈指:扳着手指数。 珠树玉梅:喻人的才貌出众。 青草蛟螭:形容山野风光。 西竺:佛教中的印度(古称)或佛门。这里指寺院。 赏析:
《雨后入关望都门》是明代诗人周伦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雨后入关望都门”开篇,描绘了诗人雨后行走在险道上的艰难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读及其相关背景介绍: 1. 首联: - 丹阳百里入关来,雨后冲泥险道回:这句描绘了诗人从丹阳出发,经过百里路程抵达关口,途中经历了雨后泥泞的险峻道路,艰难而曲折。这一句通过“丹阳”与“关”的地理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旅途的艰辛。 -
官舍 官舍真兼吏隐清,绕堤高树水泠泠。 嘉宾不厌频携酒,别院犹堪小结亭。 天际青山排闼至,花间黄鸟枕书听。 省堂多暇休衙早,迟日春风静掩扃。 注释:官舍:官府的住宅。真兼吏隐:真正是隐居生活。清:清静。 绕堤:环绕着池塘。高树:高大的树木。泠泠:清凉。 嘉宾:尊贵的宾客。不厌:不嫌烦。频携:频繁地携带。 结亭:建造凉亭。 天际:天边。排闼:推开门的样子。 花间:花丛中。黄鸟:鸣声黄黄的鸟。枕书
贯城门,指长安城北的朱雀门,因以“贯门”称之。迥,远貌。须寻,必须寻找。光景,景物。依稀,隐隐约约,似是而非。昔似今,过去和现在都像今天。杨柳绿,春天的杨柳。乘春路,春天的道路。薇花红,春天开放的小草花。午堂,正午时分的殿堂。清沼,池塘。跃鲤,跳跃的鲤鱼。紫林,紫色的树林。何意,何曾想到。重来,再次到来。画里,如画的景色。丹年,青春时期。无补,没有什么用。愧,惭愧。初心,初志,本心。 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