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
注释: 寒灯独照影微微,疏屋风吹雪满衣。 这句诗描述了山居夜晚的景象,一盏孤灯映照在窗户边,微风拂过,雪花飘落在身上。 忽忆五台趺坐处,万年冰里一柴扉。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突然想起了五台山的景色,那里的千年冰洞中,有一扇柴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通过寒灯、疏屋、雪花等意象,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空 须弥横太虚,大地浮香海。 六尘蔽性天,四大遍法界。 劫火洞然时,此个坏不坏。 何必待烧尽,然后无障碍。 注释: 1. 须弥:古印度地名,意为雪山。横太虚:横亘在空间中。2. 香海:佛教语,指大海。3. 六尘:佛教语,指色、声、香、味、触、法六种感觉现象。4. 性天:佛教语,指人的本性或佛性。5. 四大:佛教语,指地、水、火、风四种元素。6. 劫火:佛教语,指宇宙的毁灭或重生。7. 坏不坏
注释: 1. 六咏诗:指晋傅咸作的《苦昼短》,诗中以“夜长梦短”来比喻昼短而夜长,暗示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痛。 2. 其三:是其中的第三首,即第三首诗。 3. 苦:痛苦、苦恼之意。 4. 梦入大火聚:梦中进入大火燃烧的地方。火聚,指火团聚集在一起,形容火焰熊熊燃烧。 5. 怕怖多慞惶:害怕恐惧到了极点。恐怖,害怕,恐惧;慞惶,惊惧不安。 6. 正当:正在。 7. 当(dāng):正,正是
【注释】 心:指佛性。六咏诗: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六首偈语,即《坛经·行由品》。金翅鸟:即佛性,比喻佛性如金翅鸟。圆明:佛性本具的光明圆满之相。转轮:即“如意”,喻佛性。龙王取为珠:比喻众生本性本来清净。诸暗:一切烦恼黑暗。日用而不见:在人世间,虽然日日夜夜都在使用着这种光明,但它却是不可见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金翅鸟、龙王、佛性的比喻,说明佛性是众生本性本来具备的一种无量功德和光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担板汉歌》。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担板汉,担板汉,如何被他苦相赚。 注释:这个“担板汉”指的是一个被迫出卖自己的人,被他人利用和剥削的人。 只图肩头轻,不顾脚跟绊。 注释:这个人只追求自己肩上的利益,而忽略了脚下的危险和困难。 纵饶担到未生前,早已被他遮一半。 注释:即便他还没出生,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控制或影响了这个人的未来。 这片板,项上枷,浑身骨肉都属他
【注释】 五十八、五十九:指年龄。五十八、五十九岁,是人的一生中的两个阶段。 空里花:比喻人生短暂,如浮云流水。 镜中丑:镜子中的容颜不真实,比喻名誉和地位都是暂时的。 羊鹿车:指古代的车名,也指代贤德的人。 牛马走:指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 膝穿芦:形容贫穷。 肘生柳:形容年老体弱。 生死军:比喻生命的脆弱。 虚空口:指佛家所说的“阿弥陀佛”之口。 老婆心:指妻子的心。 寒空:指寒冷的天空。
《无我》 一水作众味,酸咸苦辣具。 以本淡然故,而能成众事。 若实不随者,安肯随他去。 唯有不随者,谁能识此趣。 注释: - 一水作众味:形容水的滋味像多种味道一样复杂。 - 酸、咸、苦、辣都是食物的滋味,这里用来比喻事物的多样性。 - 以本淡然故:因为本来就淡然所以。 - 而能成众事:却能够完成各种事情。 - 若实不随者:如果事物本身不随波逐流。 - 安肯随他去:怎么肯随他而去
《赠王德操》的注释: 楚人疑凤鸟,仲尼爱麒麟。 ——楚国的人怀疑凤凰的存在(因为传说凤鸣时其声如“嗺”),孔子却喜爱麒麟的祥瑞(因为麒麟是仁兽)。 岂不为世瑞,所遇非所亲。 ——难道不是世间的吉祥象征吗,然而我与这些吉祥相遇却是无缘。 耳目素不接,谁能辨其真。 ——平时接触很少,谁能够辨别它的真假? 之子抱奇思,翩翩邈风尘。 ——这位少年怀抱着奇特的思绪,飘逸出尘。 迷方日以众,微言难具陈。
溯流遵远渚,旅泊傍孤亭。 月隐山容淡,鱼潜水气腥。 草虫鸣断岸,沙鸟宿寒汀。 最惜飘零者,浮生梦未醒。
豺虎中原遍,星轺日夜驰。 诏无哀痛字,人有向隅悲。 远探骊龙窟,深批弱木枝。 乾坤聊俯仰,愁绝一双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