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荣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丙寅》。全诗共八句,下面是逐句解释: 1. 楼外芙蓉对晓妆,梳馀发彩照云凉。 注释:在楼外,芙蓉花对着朝阳梳妆打扮,梳妆后的发丝如同彩霞般美丽,映照在凉爽的云天之中。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美景,芙蓉花在朝阳下绽放,犹如女子正在梳妆打扮,其发丝如同彩色的霞光,美丽动人。同时,这也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才华与美丽。 2. 鞭鲸海沫侵罗袖,驾鹤天风动画裳。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孔雀画师以善画孔雀闻名,自养数头孔雀常日临写已而生雏,因作孔雀哺雏图。久迩邸购赏请余为诗赋此咏之(丙寅)。 海南旧梦不堪寻,此日蓬壶春正深。 “海南”指的是作者的故乡,“旧梦不堪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用“蓬壶”来形容春天的景象,寓意春天的景色如同仙境一般美丽。 肯与相公陪陇客,愿依夫子作家禽。 “相公”指代诗人的朋友或知己,“陇客”可能是指作者的朋友或知己
实相寺贞彦于中国从事商业活动逾四十年,其家业未丰,现年六十余岁,仍在北京。他的友人在北京燕孙诸公为他举办了庆祝会,诗人为此赋诗两首以寄情。下面将对这两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 诗句解读 1. “长车霜夜渡黄河”:描述实相寺贞彦乘坐长车在寒冷的夜晚渡过黄河的场景。霜夜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艰苦。 2. “曾共凭窗发浩歌”:回忆与朋友一同倚窗而唱,发出豪迈之声的情景
我们需要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江湖氛祲未全空,颠倒群生六气中。 - “江湖”通常指的是江湖水道或者比喻为广阔的世界,这里可能指代的是政治或社会的动荡不安;“氛祲”表示混乱和污浊,暗示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且混乱;“未全空”说明这些乱象并没有完全消散,还有余波在持续。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混乱状态的担忧和不满。 2. 医国自怜虚恶石,善邻今喜拂仁风。 - “医国”可以理解为治理国家
【注释】 丁卯:即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落日:夕阳。林邱:山林丘壑。万树秋:满山的树叶都变成了黄色。须弥:佛教语,指世界。历览:浏览。冥搜:深奥的探索。清景:清凉的景象。文光:指月光。鹤见:园中的鹤。呼鹤见:让园中的鹤出来迎接。应须:应该、必须。跨鹤游:骑白鹤出游。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至顺年间(1330年)。诗人在游览花月园时,看到园内景色如画,十分高兴,于是写下这首诗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胡伯平罢官居海上值太夫人春秋七十书来具述圣善之迹欲得一言以为寿且谓平生拙宦比踪安仁今兹闲居奉母绝意宠荣之事浮杯乐饮载涉熙春斑白稚齿咸符曩轨拙者之政亦有足矜余喜其抗志高美言之亲切辄竭鄙思成诗二章既陈太夫人懿德因达伯平孝于惟孝之旨虽词不称意亦歌事遂情之义 - 胡伯平(或称 伯平)罢官后居住在海上,此时正值他母亲的七十岁生日。胡伯平写了一封信
胡伯平罢官居海上值太夫人春秋七十书来具述圣善之迹欲得一言以为寿且谓平生拙宦比踪安仁今兹闲居奉母绝意宠荣之事浮杯乐饮载涉熙春斑白稚齿咸符曩轨拙者之政亦有足矜余喜其抗志高美言之亲切辄竭鄙思成诗二章既陈太夫人懿德因达伯平孝于惟孝之旨虽词不称意亦歌事遂情之义与 第一 (戊辰-己巳) 注释:六一,指王羲之。高风,形容高尚的品德。孰与俱,谁和谁一起。同心,心意相同。薛家姝,薛宝钗。早忘,早已忘记。朱门贵
实相寺贞彦少入中国从事货殖四十馀年而家不富 —— 实相寺的贞彦年少时到中国经商,四十多年来一直努力从事商业活动,但家里并没有变得富裕。 今年六十有一尚客北京燕孙诸公为庆环历徵知交词翰余方留滞东京抚时感旧辄赋长句寄赠二首 —— 我今年已经六十一岁了,仍然漂泊在京城。燕王孙等许多朋友为我庆祝生日,并给我写下了多首赞美诗词,我正在滞留在东京,感慨时光流逝,便写了这首长诗寄送给他们。 早日游唐及中兴
注释:仙洲,指鹤见花月园。髦俊,英俊有才的人。菁莪,指菁芜。珠林,指珠崖。玉海,指琼山。羁客,指我。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于丁卯年(1627)参加第二次国际少年美术展览会后所作。诗题“长句二首 其二”中的“其二”,是指第二首。诗中描绘了鹤见花月园的美景,赞美了园主的英明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赠邢次徵(戊辰-己巳) 王迹当年起沈辽,山川闲气未全消。 试从云壑搜肥遁,犹有霜松见后凋。 老子未妨卧风月,诸郎都已在烟霄。 何当共踏巫闾顶,一酌沧溟把斗杓。 注释译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友人邢次徵的。诗人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其一 王迹当年起沈辽,山川闲气未全消。 首句“王迹当年起沈辽”,点明题意,即当年王氏家族在沈辽兴起,如今虽然已经没落了,但遗迹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