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嘉缜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千门万户,共此团团月。 是谁倚阑闲望,花底疑晴雪。 一霎罡风突兀,披絮云纷裂。 瑶台贝阙。 天容澄霁,肯听虾蟆玉川啮。 好是无争燕雀。 久已同巢睫。 况复蛩駏相依,忍作悬疣决。 堪笑此疆彼界,肝胆分吴越。 闲情抛撇。 谁为健者,洗日虞渊盼英杰。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千门万户,共此团团月。 千门万户,指的是众多的门户和家庭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道长风尘惯,更何堪、绸缪家室,乾坤板荡。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动荡不安时代的感慨和无奈。"道长"指道士修行者,他们通常远离尘世纷扰。而“风尘惯”表明他们早已习惯这种四处奔波的生活。"更何堪"表示更加难以承受,因为现在不仅要面对个人的命运,还要关心家庭的稳定。"乾坤板荡"意指天地间一片混乱,象征国家和世界的不稳定。 2. 愿受一廛忘帝力,随分康衢击壤。 -
西江月·金粟香念珠 注释: - 西江月:词牌名。 - 金粟香念珠:佛教中,念珠是修行者用来计数诵经次数的工具,金色的念珠象征着佛光。 - 世界三千何许:意指世间纷扰众多的事物如同三千世界的幻象一般。 - 牟尼一串:即佛珠,象征佛陀的教诲和智慧。 - 色相觅真才:通过外在的表象来寻找内在的真实价值。 - 金粟如来:指金色的佛陀。 - 有觉有生常住:指一切众生皆有觉性,生命常在。 - 非因非想休猜
南乡子 虫语动,暮烟浮。 晚香款得一庭秋。 黄叶绿阴随意换。 回廊畔。 依旧夕阳红烂漫。 注释: 1. 虫语动:虫鸣声此起彼伏。 2. 暮烟浮:傍晚的烟雾弥漫。 3. 晚香:指夜晚的花香、香气。 4. 一庭秋:整个庭院都笼罩在秋天的气息中。 5. 黄叶绿阴:泛指树叶,黄色的树叶和绿色的树荫。 6. 回廊畔:回廊旁。 7. 依旧夕阳红:夕阳依旧红艳如火。 赏析: 这首《南乡子》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词
注释: 定西番 咏春 初蟪蛄 前度吟秋碧甃(zòu) ,和促织,到天明。 几曾停。 啖过梅花香雪,依然翠羽轻。 却又助他百舌,弄春声。 译文: 定西番,春天来了,蟪蛄开始鸣叫。 前年秋天,我在碧瓦上吟唱蟋蟀的叫声,直到天明。 我从来没有停歇。 我吃过梅花的香气和雪花,我的羽毛仍然轻盈。 又帮助百舌鸟,让它们在春天中鸣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蟪蛄、促织、百舌鸟等小生物为对象
水调歌头 人生有真乐,须富贵胡为。 但得生来健骨,精力更相随。 风月不须钱买,著屐焉知几两,一卷纪游诗。 秋水却洄溯,底用苦相思。 濠上鱼,云中鹤,莫相嗤。 动静飞潜各异,大造本无私。 过眼云烟休恋,当面藻蘋莫负,俯仰只随时。 有为宜若是,吾意趣如斯。 注释: 1. 人生有真乐 - 指出人的生活应有真挚的快乐。 2. 须富贵胡为 - 为什么要追求财富和地位? 3. 但得生来健骨 -
唐多令·旅舍小于舟 旅舍小于舟,时逢江上秋。柳烟疏、山翠稠。欹枕处,月当头。旅客例多愁,江风吼未休。笑萍踪,随淹留。白帽辽东谈往事,何处访幼安楼? 赏析:邓嘉缜的这首词《唐多令·旅舍小于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秋天江景与旅人情感交织的画面。词中以“旅舍小于舟”开篇,巧妙地点明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心境,同时“时逢江上秋”四字勾勒出了季节特征和自然景色,为全词定下了基调。接着
满庭芳 镫火摇红,海天澄碧,初弦凉月当楼。 甚嚣尘上,人语杂更筹。 翠幰钿车似水,恣游冶、不肯归休。 凭谁信,花团锦簇,春竟四时留。 注释: 1. 镫火摇红:指夜晚时分,灯笼和灯火摇曳着,发出红光。 2. 海天澄碧:指天空湛蓝,海水清澈。 3. 初弦凉月当楼:形容月色明亮,照亮了高楼。 4. 甚嚣尘上:形容喧嚣的人群中,尘土飞扬。 5. 人语杂更筹:人们交谈的声音混杂着更夫的报时声。 6.
诗句输出: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译文输出: 残霞与夕阳相映,美丽的西湖景色格外迷人。花坞中水草丛生,湖面平静如镜,无人的岸上孤舟横卧。西南方月亮升起,浮云散去,凉风习习,带来阵阵莲荷清香。 注释输出: - 残霞夕照:“残霞”指的是日落时天空中剩余的晚霞,“夕照”则是指太阳下山后余晖照耀的景象。这里的描述不仅呈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 西湖美景:“西湖”
【解析】 本题是鉴赏古代诗歌的默写,注意“蛩吟”、“鳞璧”等词语的书写。 【答案】 ①蛩:蟋蟀。②鳞璧:比喻众芳。③细校:仔细对照,这里指比较。④诗细校:即细细地比照、对照。 译文:蟋蟀叫声渐急促。多么繁多而缠绵的愁绪如蜘蛛般地织成。露水下台阶上苔藓生满,远处的山色沉沉地浸染着秋夜的碧空。谁肯趁着秋风去告诉玉宇琼楼今夜的情况呢?料想知道,万物旁观时,那清光就像护佑着的珍珠和美玉一样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