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番
定西番(其一) 校尉新开疏勒,旋右地,返轮台。 未归来。 夺得燕支万里,草青春已回。 谁道于阗还有,野花开。 注释: 1. 校尉新开疏勒:疏勒,古地名,位于今新疆地区,这里指代西域。校尉,古代军队中的军官。 2. 旋右地,返轮台:旋,转回;右,南;返,返回;轮台,古城名,位于今新疆轮台县。 3. 未归来:还没有回来。 4. 夺得燕支万里:燕支山,又称焉支山,位于今新疆天山山脉一带。 5.
注释: 月落武阳碑下。 —— 月亮落下在武阳的石碑上,即在武阳的石碑前。 控鹊血,挽牛螉。 —— 控制着鹊的血,拉着牛蹄。 看烽红。 —— 看着烽火的红色。 夜半军中女子,鼓声寒不雄。 —— 半夜的时候,军中的女子们,鼓声寒冷而不威武。 恰是深闺人去,梦魂中。 —— 恰好是闺房深处的人离去,梦中的灵魂飘荡其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王建所作,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因战事被迫离开家园
定西番 斜照一鞭两去,霜驿冷,画楼空。 月明中。 乌鹊乱飞天曙,凤凰何地容。 昨夜梦和郎语,允和戎。 【注释】: 定西番:唐时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称呼。 斜照:夕阳西下。 一鞭:一匹马的马鞭,指马。 霜驿:因霜冻而变硬的驿站,指边关。 画楼空:形容荒凉,人烟稀少。 月明中:月亮明亮的时候。 乌鹊:乌鸦。 天曙:拂晓时分。 凤凰:传说中能歌善舞的神鸟。 何地容:何处能容下? 昨夜梦和郎语
注释: 定西番 咏春 初蟪蛄 前度吟秋碧甃(zòu) ,和促织,到天明。 几曾停。 啖过梅花香雪,依然翠羽轻。 却又助他百舌,弄春声。 译文: 定西番,春天来了,蟪蛄开始鸣叫。 前年秋天,我在碧瓦上吟唱蟋蟀的叫声,直到天明。 我从来没有停歇。 我吃过梅花的香气和雪花,我的羽毛仍然轻盈。 又帮助百舌鸟,让它们在春天中鸣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蟪蛄、促织、百舌鸟等小生物为对象
定西番 开镜雨馀天碧。簟波明,绡雾湿,灌湘兰。 可惜晚香零乱,一池红藕残。倒影萍间无数,夕阳山。 注释: 1. 定西番:唐代的边陲地区。 2. 开镜雨馀:像打开镜子一样,雨水过后天空呈现出碧绿色。 3. 簟波:竹席上的水波纹。明:清晰。 4. 绡雾湿:轻薄的丝绸般的雾气湿润了衣裳。 5. 灌湘兰:指一种兰花,也称为灌县兰,是定西地区的特产。 6. 可惜晚香零乱,一池红藕残
【注释】 ①定西番:唐宋时对今甘肃一带少数民族的称呼。 ②无数罥:青丝绳,喻指暮色。凝绿:凝结为青色。 ③暮鼓急:黄昏时敲响的鼓声急促。 ④晚钟轻:傍晚时敲响的钟声轻柔。 ⑤“把杯横”句:酒杯横放。横放,即横置,倾斜放置。 ⑥一径山寒树静:一条小路上山中树木寂静无声。 ⑦归鸦:归巢的乌鸦。 ⑧仿佛斜阳影没:好像夕阳的影子已经消失。 ⑨见归僧:看见归来了的僧人。 【赏析】
【注释】 定西番·春暮:唐教坊曲名,本为宫调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定西引》、《定西乐》。单调五十五字,平韵。有前后两体,后一体为双调九十七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 画屏开处:指屏风的后面。 莺对语:黄莺在屏风前叽叽喳喳地叫着。 蝶飞狂:蝴蝶飞舞得非常疯狂。 惜韶光:珍惜美好的时光。 罗袂从风轻举:衣袖随着风轻轻举起。 波影满池塘:波纹映照在池塘里,形成一片波影。 高卷水晶帘额
定西番·冬日敬亭宴集镇日楼头相对,铺月澹,着云轻。枕前横。踏向棱棱冰壑,水泉流暗声。三尺雏松剪剪,似雏僧。 注释: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坐在敬亭楼上相对而坐,月光如淡雅的云彩般轻盈地洒落下来。我躺在枕头上,听着水声潺潺。那三棵刚刚长出来的小松树,如同刚刚出家的和尚,显得格外的嫩绿和可爱。 赏析:《定西番·冬日敬亭宴集》是一首七言律诗,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题。诗人在敬亭楼上与客人相对而坐
霜饱篱根苦苡,枫叶炙,冷风轻。 霜降之后,篱笆根上结满了寒霜,苦苡(一种草药)也冻得瑟缩起来。枫叶在秋风中摇曳,仿佛被火焰烘烤过一样,冷风轻轻拂过。 乱山横。 群山横亘在视线之中,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 采采粗充酿事,寒花凄雁声。 采摘野菊花来酿酒,但菊花的清香似乎也带有一丝凄凉之意。寒花、凄雁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秋日的画面。 布袜香沾孤枕。伴云僧。 脚穿布袜,躺在孤床上,身上还带着菊香
定西番·画鹰 昨夜羽书消息,胡骑满,俊鹰愁,雁门秋。何日登台呼去,澹烟凉欲流。飞趁马蹄风雪,纵清游。 昨夜羽书消息,胡骑满,俊鹰愁,雁门秋。何日登台呼去,澹烟凉欲流。飞趁马蹄风雪,纵清游。 注释与赏析: - “昨夜羽书消息”: 昨晚收到战报,胡人骑兵已经占领了大片领土。 - “俊鹰愁”: 描述被征召入伍的勇士们,心情沉重,如同失去飞翔的鹰。 - “雁门秋”: 指的是秋天的雁门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