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风尘惯,更何堪、绸缪家室,乾坤板荡。
愿受一廛忘帝力,随分康衢击壤。
奈破碎、纷糅争抗。
稊米窥仓浑难寄,里安身、蛰学龙蛇样。
去宗国,乘桴上。
大连浩渺东瀛畔。
访成连、何时接膝,青琴奏响。
自笑移家句漏似,黄发垂髫挈伴。
并鸡犬、平安无恙。
更对西窗迎新爽,算云山、到处都供养。
人间世,何时旦。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道长风尘惯,更何堪、绸缪家室,乾坤板荡。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动荡不安时代的感慨和无奈。”道长”指道士修行者,他们通常远离尘世纷扰。而“风尘惯”表明他们早已习惯这种四处奔波的生活。”更何堪”表示更加难以承受,因为现在不仅要面对个人的命运,还要关心家庭的稳定。”乾坤板荡”意指天地间一片混乱,象征国家和世界的不稳定。

  2. 愿受一廛忘帝力,随分康衢击壤。 - 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他愿意放下世俗的名利,享受平民的简单生活。”一廛”是指一个小房子或住宅,”忘帝力”即忘却朝廷的统治。”随分康衢”意味着在平坦的道路上随意行走,不受拘束。”击壤”是一种古代的娱乐方式,类似于现在的打鼓,象征着简朴的快乐。

  3. 奈破碎、纷糅争抗。 - “奈”字在这里表达无奈或无可奈何的感情。”破碎”形容社会动荡或家庭不完整。”纷糅”则可能指的是政治或社会的混乱状态。”争抗”可能意味着争斗或抗拒。

  4. 稊米窥仓浑难寄,里安身、蛰学龙蛇样。 - 这里诗人描绘了个人在动荡中寻求生存的状态。”稊米窥仓浑难寄”比喻个人的微小如尘埃之微,难以在乱世中保持安全。”里安身”意指在乡村找到栖身之所,暂时避难。”蛰学龙蛇样”则是比喻以潜藏的姿态,如龙或蛇一样,等待时机再起。

  5. 去宗国,乘桴上。 - 这里的“宗国”可能指的是国家或是家乡。诗人选择了离开,乘坐桴(筏)到海上,象征着逃避现实的动荡。

  6. 大连浩渺东瀛畔。 -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东瀛(日本)的海边,可能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或是逃离国内的纷乱。

  7. 访成连、何时接膝,青琴奏响。 - “成连”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人物或地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想要寻求某种精神寄托的愿望。”青琴奏响”则是一种艺术性的表达,可能是指音乐或其他形式的艺术来寻找心灵的平静。

  8. 自笑移家句漏似,黄发垂髫挈伴。 - 这里的“黄发垂髫”指的是老人和孩子,诗人通过这个对比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句漏”是一个地方的名称,可能是指现在的某地,诗人在这里用这个地方来比喻自己的处境。

  9. 并鸡犬、平安无恙。 - 诗人表达了希望家人都能平安无事的愿望。

  10. 更对西窗迎新爽,算云山、到处都供养。 - 这里诗人想象着新的开始,如同迎接秋天的新鲜空气一般清新。”云山”可能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山脉或者云雾缭绕的景象。”到处都供养”可能指的是不管在哪里都能得到庇护和照顾。

  11. 人间世,何时旦。 - 最后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旦”在这里可能有多重含义,可能指的是日出,也可能指的是新的开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