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张炎的作品《齐天乐·蝉》。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薰风池馆啼鹃歇,绿窗梦惊嘶早。 “薰风池馆”指的是夏日池塘旁的凉爽之地,“啼鹃”是指杜鹃鸟,这里用来象征夏天。“绿窗梦惊嘶早”描述了在睡梦中被突然的鸣叫惊醒,声音凄切而悠长。 2. 饮露高怀,迎秋断响,相和中郎凄调。 “饮露”指蝉吸取露水为生,“高怀”形容蝉的高远志向或悲壮情怀
【诗句解释】 1. 天中时节多风雨,犹记去年重午:在天中节时,天气多变多风,还记得去年的端午节。天中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而端午则是指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两者日期相差不远。 2. 京洛初归,人称得意,画楫暂停江渚:刚回到京都洛阳,人们称赞他很有成就,画船停泊在江边的沙洲上。 3. 芳尊快举。看菖叶扶疏,榴花媚妩:举起酒杯高兴地喝,欣赏着菖蒲和梅花盛开的景象。 4.
【赏析】 《齐天乐·辛巳送春》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咏怀词。上片写春去留情,下片写别恨难忘。全词以“春”为经线,以“梦”为纬线,将游丝、花、儿女等意象串连起来,形成一种时空交错的立体结构,使词意更加深远。 “游丝不系韶光住,阑风又将花妒。”起两句写景,点明时令。游丝即飞絮也,因随风飘荡,故称。不系指随风飘荡而不动,住则停留。这句是说游丝虽然在随风飘荡,但并不停下来,仍然继续着它们的任务
【注释】: 1. 伯牙台:相传为春秋时期的琴师伯牙弹奏的琴台。流尘黯:指琴台周围被尘土覆盖。荒波夜深自语:指荒废的琴台在深夜中发出的声音。 2. 沧海量情,焦桐阅世,付与冰丝替诉:指以沧海比喻琴音,以焦桐代表琴声。冰丝指琴弦,替诉指用琴声来代替诉说。 3. 翠阴:绿色的树荫。轻护:轻轻保护。 4. 流响花阴,银塘惊起瘦鸳卧:指琴声如流水般流淌,引起花阴中的鸟儿惊飞。银塘指月光洒下银白色的光辉。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殊的《齐天乐·秋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变宫清角层云际, - “变宫”和“清角”是古代音乐中两种不同的音调。这里的“层云际”可能是指天空中的云雾,暗示音乐的高远、深沉。 第二句 参差雁行飞处。 - “雁行”指的是大雁飞行时排列成行的壮观景象,这里用来比喻音乐的和谐与美感。 第三句 舜庙花开,桥山柏老,此韵独无今古。 -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陆游的《齐天乐·赋牡丹》。 译文: 芳心不解连环结,三芽五芽相绾。 缭乱情根,缠绵别绪,犹怨红泥松软。 秋云一剪。 忆旧雨尘沙,同岑苔藓。 瘦叶离披,晚来亲自带香铲。 阿娇金屋乍贮,几丛幽露滴,苏小啼眼。 花褪朱丝,魂销绿萼,汝盎宣盆栽满。 来春天暧。 向涂壁妆楼,画栏池馆。 碧玉新抽,妙香闻冉冉。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对牡丹的描写
齐天乐三首 其三 芜园何限伤心事,凄凉更逢斜照。 狐窜阴房,鸮鸣祜木,画栋曝书楼倒。 青苔谁扫。 但败柳残荷,寒鸦衰草。 痛哭苍烟,一丸冷月夜深悄。 追思成邸故事,陈王游宴处,花好春好。 鱼网横矶,羊鞭挂树,此日那堪重到。 暗伤怀抱。 向流水声中,咽呜长啸。 梁燕无聊,今年归去早。 译文: 在荒凉的芜园中,我经历了许多伤心的事情,尤其是当斜阳西下时,更增添了我心中的凄凉。狐狸在阴暗的地方穿梭
【注释】 1.齐天乐:词调名。 2.王乃荪:即王沂孙,字静安,号玉田生、灵秀馆主等,宋代文学家。 3.汤茗生:即汤显祖,字义仍,别号海若,明代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和作家。 4.骇谷宿郑耐生:指郑耐生在骇谷的住宿。 5.大椿堂:指的是郑耐生的书房。 【赏析】 此词写与友人游山玩水,吟诗品酒的情景。上片写景,描绘了友人居住环境幽雅清闲之态,下片抒情,表达对朋友隐居生活的羡慕及对友情的珍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及鉴赏古代诗词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题干,明确要求,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词是作者访友时所作。上片写访友经过和所见景物。“背柳临湖水,湖风暗摇吟幌”,以动衬静,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景色图:背倚着垂柳,临湖而居,湖面风微动,诗人的衣袂也随风摇曳。“茶籁鸣笙,琴香泛月”二句,由近及远,描写友人雅兴之盛。“别结兰骚幽赏”,点明了这次访友的目的
【注释】 集月湖: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凤炉:香炉,古代用来熏香、烧香料的铜质器具。 爇(ruò)檀羊:点燃檀香。 倚坐浅翠上衣:穿着浅绿色的衣裳。 笑言相错:欢声笑语不断。 漏壶银箭催换:漏壶中的水银计时器发出滴答的声音,催促着时间更换。 露竹铿凉:夜露润湿的竹子发出清脆的声音。 花云喷暖:花簇间弥漫着温暖的气息。 风回衫卷:风吹过,衣衫随风翻卷。 恰烛滟春眸:蜡烛摇曳的光芒映照出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