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台冷流尘黯,荒波夜深自语。
沧海量情,焦桐阅世,付与冰丝替诉。
翠阴轻护。
引一缕秋心,傍帘欲度。
流响花阴,银塘惊起瘦鸳卧。
喁喁恩怨尔汝。
自阳关唱后,顿换悽楚。
废苑啼乌,寒沙啄雁,绕指乱愁无数。
香消罢鼓。
渐悟到无弦,闲情休赋。
送尽飞鸿,青峰江上暮。

【注释】:

  1. 伯牙台:相传为春秋时期的琴师伯牙弹奏的琴台。流尘黯:指琴台周围被尘土覆盖。荒波夜深自语:指荒废的琴台在深夜中发出的声音。
  2. 沧海量情,焦桐阅世,付与冰丝替诉:指以沧海比喻琴音,以焦桐代表琴声。冰丝指琴弦,替诉指用琴声来代替诉说。
  3. 翠阴:绿色的树荫。轻护:轻轻保护。
  4. 流响花阴,银塘惊起瘦鸳卧:指琴声如流水般流淌,引起花阴中的鸟儿惊飞。银塘指月光洒下银白色的光辉。
  5. 喁喁:象声词,形容水鸟叫声。恩怨尔汝:指琴声如同有情感的诉说。
  6. 阳关唱后:指《阳关三叠》是一首著名的离别曲,之后便换了凄凉的调子。
  7. 废苑啼乌:指废弃的庭院里传来乌鸦的叫声。寒沙啄雁:指寒冷的沙滩上传来大雁的鸣叫。
  8. 香消罢鼓:指音乐演奏完毕后,琴声渐渐消失。
  9. 青峰江上暮:指夕阳下江上的景色。
    【赏析】:
    此词写听琴的感受。开头两句说,伯牙台冷寂冷落,在荒凉的夜色中只有它独自发出声音;而那沧海般的琴声又是何等深沉,仿佛要倾尽世间所有才够得上抚慰它。接着写琴声如冰丝一般轻柔,仿佛要用它来代替自己诉说衷肠。“翠阴轻护”三句写琴声在绿树丛中的回旋荡漾,仿佛要把人引向帘外去聆听。“流响”,流动的声音,“花阴”,花下的树荫。这里用一“引”字,写出了琴声的悠远和缠绵。“流响花阴”,即指琴声在绿树花荫中回荡的情形。“银塘惊起瘦鸳卧”,指琴声像银光一样洒落下来,使水中的鸳鸯惊飞起来。这一句既写出了琴声的优美动听,又表现了作者对琴声的欣赏和喜爱。“喁喁”四句写琴声哀怨动人,仿佛是诉说着离别的悲伤。“自阳关唱后,顿换凄楚”,是指自从有了《阳关三叠》之后,琴声便变得凄凉悲苦。
    过片三句承“废苑啼乌”之意,写琴声如同离愁别绪一样无穷无尽。“废苑”,荒芜的庭院。“啼乌”,指乌鸦的叫声。这几句的意思是说,琴声如同那荒废庭院中的乌鸦啼叫一样,不绝于耳,令人感到惆怅不已。结尾两句写琴声渐渐消散,只剩下青峰江上的晚霞一片宁静。这两句既是对前文琴声的总结,又是对整个乐曲的收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