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绍
【译文】 仁祠的表影映照出一片虚无空旷,祗园寺展露出严肃恭肃的气度。 栖息在翠微岭上,登临白云峰下。 映衬着流淌的小溪看夜月,站在峰巅倾听晨钟暮鼓。 涧边十步路旁的花草,崖上的松林遮阴百丈长。 遥望道路遥远断绝,再没有市朝人烟。 【注释】 ①送舍利宿定普岩:舍利,即佛骨或舍利子,佛教认为是一种圣物;宿,住宿。定普岩,位于浙江天台山中。 ②仁祠:指灵瑞寺
这首诗描绘了洪水泛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王泽岭遭洪水 地籁风声急,天津云色愁。 悠然万顷满,俄尔百川浮。 还似金堤溢,翻如碧海流。 惊涛遥起鹭,回岸不分牛。 徒知怀赵景,终是倦阳侯。 木梗诚无托,芦灰岂暇求。 思得乘槎便,萧然河汉游。 译文: 地籁风声急促,天津云色忧郁。 悠然满眼万顷田野,俄尔百川涌来。 宛如金色堤坝溢出,翻如碧海波涛汹涌。 惊涛从远处传来鹭鸟的叫声
诗句原文: 金陵已去国,铜梁忽背飞。 失路远相送,他乡何日归。 译文: 金陵已经远离了国家,铜梁突然背离了我。在异乡的路上我送你远行,何时才能回到故乡。 注释: 1. “金陵已去国”:指诗人离开金陵(今南京市),意味着自己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或朝廷。 2. “铜梁忽背飞”:铜梁突然背离了我,比喻朋友或亲人的离别。 3. “失路远相送”:在异乡的路上我送你远行,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和关切。
行经太华 纷吾世网暇,灵岳展幽寻。 寥廓风尘远,杳冥川谷深。 山昏五里雾,日落二华阴。 疏峰起莲叶,危塞隐桃林。 何必东都外,此处可抽簪。 译文: 在繁华的世界中寻求闲暇,我来到这灵秀的太华山进行幽静的游览。 广阔的天地间,风尘滚滚远去,深不见底的峡谷令人心旷神怡。 当山峦渐渐暗淡,远处的山峰上笼罩着五里的雾霭;太阳下山,天空中飘荡着二华的云彩。 稀疏的山峰之间,露出一片片像荷叶一样的莲叶
【注释】: 1. 莲舟泛锦碛:指在锦瑟般的江上划船。莲舟,小舟。锦碛是形容水色如锦一样美丽,而“碛”在这里是指河床或沙土。 2. 极目眺江干:指站在江岸边远望。 3. 沿流渡楫易:指沿着河流的两岸容易渡河,因为河流平缓。 4. 逆浪取花难:指逆流而上采摘荷花困难。 5. 有雾疑川广:指有雾时会让人误以为河水宽广无边。 6. 无风见水宽:指没有风的时候水面看起来宽阔无边。 7. 朝来采摘倦
南隐游泉山 名山狎招隐,俗外远相求。 还如倒景望,忽似阆风游。 临崖俯大壑,披雾仰飞流。 岁积松方偃,年深椿欲秋。 野花开石镜,云叶掩山楼。 何须问方士,此处即瀛洲。 【注释】: 1. 名山:有名的山。 2. 狎:亲近。 3. 俗外:与世俗之外。 4. 还如:好像、仿佛。 5. 倒影:水面上的影子。 6. 阆风:神话中的一种神兽。 7. 俯:向下看。 8. 披雾: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9.
华亭失侣鹤,乘轩宠遂终。三山凌苦雾,千里激悲风。心危白露下,声断彩弦中。何言斯物变,翻覆似辽东。 注释: 1. 华亭失侣鹤:华亭失去了伴侣的鹤,指鹤因为失去伴侣而感到孤单。 2. 乘轩宠遂终:乘坐轩窗的鹤被宠幸至死。 3. 三山凌苦雾:三座山峰上弥漫着苦涩的雾气。 4. 千里激悲风:远方传来的悲风传遍千里。 5. 心危白露下:心中恐惧如白露般清凉。 6. 声断彩弦中:声音在彩色琴弦中断裂。 7
【注释】金陵:指南京,作者的故乡;已去国: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国家。铜梁:地名,作者家乡所在的州郡。忽背飞:突然离开飞走。失路:迷路。他乡:异乡。归: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对朋友蔡君知入蜀的深情厚谊和对他前途顺利的祝愿。 首句“金陵已去国”,意思是说,我现在已经离开自己的国家了。金陵是南京的古称,这里泛指自己家乡。 次句“铜梁忽背飞”意思是说
谁分菱花影,还看蓬鬓秋。
绵绵夕漏深,客恨转伤心。 抚弦无人听,对酒时独斟。 故乡万里绝,穷愁百虑侵。 秋草思边马,绕枝惊夜禽。 风度谷馀响,月斜山半阴。 劳歌欲叙意,终是白头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