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桂芳
【诗句释义】 平生节操许谁过,满面霜风白发多。 文体暗中知沈谢,诗情灰里得阴何。 功名大似梦槐国,身世不须营茧窝。 却笑江州老司马,青衫未肯换渔蓑。 【译文】 平生坚守的志向只有谁能超越?满头白发映衬着岁月的痕迹。 文风和沈约、谢朓相似,但诗中的意境却更显深邃。 功名似乎如梦中一般飘渺,但人的命运却与世事紧密相连。 我宁愿过着平淡无为的生活,也不愿意追求名利地位。 嘲笑那些沉迷于功名利禄的人
《贺姚叔器卜筑溪南》是元末明初唐桂芳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姚叔器选择在溪南建造居所的祝福与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诗词原文及翻译: 《贺姚叔器卜筑溪南》唐桂芳 犹忆石梁最佳处,夜深月影转阑干。 昆明已付劫灰冷,茅屋不禁风雨寒。 剩喜携持同稚子,未妨谈笑共儒官。 何时好办青蓑笠,拟向溪南把钓竿。 1. 犹忆石梁最佳处 - 诗句解释: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首句“倦予已理登山屐” 1. 词语解析: - 倦:感到疲倦或无聊。 - 予:作者自称,我。 - 已:已经。 - 理:整理、收拾。 - 登山屐:指爬山时穿的鞋子。 2. 诗意解释: - 表达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的劳累和对休息的渴望。 3. 译文: - 我已经收拾好爬山的鞋子,准备下山休息。 - 次句“送子今撑上濑船” 1. 词语解析: - 子:指你,王伯恂。 - 今:现在。 -
仆自去岁至今四度重阳不与茱萸之会,欲倒西江浣渴心。 四年来我都没有参加茱萸节的庆祝活动,我渴望在西江边洗清我的口渴之心。 弟劝兄酬俱契阔,天高地迥独登临。 弟弟劝说兄长一起参与这次聚会,我们相隔遥远只能独自登上高处。 忽闻紫雁愁先破,未见黄花意更深。 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了紫雁的叫声,但我还未见到菊花,心中却充满了忧愁。 眼底故人多白发,秋风衰谢畏知音。 看到许多老朋友都已经有了白发,我在秋风中衰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在登谯楼时所作,他与张公子一起登上谯楼,并给李侯(可能是同僚或朋友的官职)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和翻译如下: 火后凄凉懒上楼,满天风露属深秋。 山围平野东南阔,水傍孤城日夜浮。 怀古不堪心恻恻,谋生转觉事悠悠。 题诗赖有知音在,李广如今老已侯。 注释: - 火后凄凉懒上楼,满天风露属深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登高望远的心情,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凄凉之感。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全诗如下: 送汤君济赴广西宪幕 汤郎意气浩如霓,白马雕鞍新凿蹄。 试吏早从公府荐,徵书亲自荐官题。 江天露洗星辰湿,海岛风生瘴雨低。 闻道纪纲多暇日,满庭榕叶鹧鸪啼。 注释: - 汤郎:指汤君济,作者的朋友。汤君济的才华和志向远大,就像天上的彩虹一样壮丽。 - 霓:彩虹。 - 白马:指汤君济乘坐的马匹。 - 雕鞍:精美的马鞍。 - 试吏:试用官职。 - 公府荐
这首诗的标题是“送汤君济赴广西宪幕”,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诗中描绘了汤君济赴任广西宪幕的情景,展现了当时边远地区的生活状况和风土人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皓月如银老桂秋,明朝催动孝廉舟。 明月如银,照亮了秋天的老桂花,预示着明天将有一场考试。孝廉(指科举考试中的孝廉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方式,这里指的是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年轻人。 译文:月光如银色,洒在老桂花树上
《用畿字韵谢汪处谦先生新诗之辱》是元代诗人唐桂芳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并附上注释与赏析: 1. 诗句释义: - 泰华山高滴翠肥:泰华山高大壮丽,山石翠绿肥沃。 - 观光犹记上京畿:游览时还记忆着京师(即首都)的景色。 - 百王制作于今盛:历代的制度和制作都极为兴盛。 - 万国来朝自古稀:来自各国的人来访非常罕见。 - 人品合陪青琐闼
诗歌原文: 风风雨雨过端阳,闲看山云低度墙。 旧日曾为白下客,诸公同进紫霞觞。 病身剩蓄三年艾,学道宁怀一宿桑。 醒读离骚浑未忍,忠臣虽死骨犹香。 注释: - 风风雨雨过端阳:“风风雨雨”形容天气多变,而“过端阳”可能指的是度过端午节(端阳即端午)。 - 闲看山云低度墙:描述一种悠然自得、欣赏自然风光的闲适状态,通过“闲看山云低度墙”表达了诗人在特殊节日中的宁静心境。 -
【注释】 千岩万壑:形容山势高峻险要,峰回路转。星源郡:星源县(今安徽省宿松县西南)。乾坤:天地。斧凿:砍削。初:开始。堪:足以。系马:拴马。罾(zēng):一种捕鱼工具。砚:磨墨用具。洗墨:洗去砚上的墨迹。诗痕:指诗句留在石头上的痕迹。露:沾湿了。印:印章。官事疏:官府的文书。第一人家:第一户农家。都诵晦庵书:都读《晦庵集》。晦庵:朱熹的字。晦庵书:指朱熹的著作。 【赏析】 此为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