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奂
玉笛飞空过洞庭,西山不改旧时青。 短长桥下风雨夜,知是老龙来听经。 这首诗描绘了月伯明在洞庭湖上空吹奏玉笛的景象,以及他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听到龙在桥下听他讲经的情景。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注释】 旌:表彰。函:裹。北山:指岳王墓所在地,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泠桥附近。断魂:形容悲痛欲绝。独扫:独自挥舞。归朔漠:返回大漠(北方)。长驱:远驰。铁马:指骑的战马,泛指南宋军队。奸邪百代空遗臭,父子终天尚雪冤:奸臣和暴君虽然被杀死,但奸邪之辈仍会遗臭万年,而忠良的子孙则永远不能洗雪自己的冤屈。墓木:墓地上的草木,这里借指坟墓。屯阴森战戟,萧萧风雨泣黄昏:墓地上阴森森地立着一排排的战戟
【解析】 此诗首联“小筑中流便翼然,窗开面面见清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水乡风光图画。颔联“微风澹沲生文采,如坐米家书画船”运用典故,赞美了作者对书画艺术的爱好和造诣,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尾联“小筑中流便翼然,窗开面面见清泉”进一步写小筑的环境和特点。 【答案】 译文: 在水边的小屋,就那么高耸着。 推开窗户,四面都是清亮的泉水。 轻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注释: 黄叶萧萧声自雨,西风夜作离人语。 秋亭野色满江南,谁捣玄霜千万杵。 译文: 黄叶萧萧声自雨,西风夜作离人语。 秋日的景色在江南,是谁在捣制寒霜?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景图。首句“黄叶萧萧声自雨”,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秋天树叶飘落的声音,仿佛是它们被雨打湿后发出的沙沙声。次句“西风夜作离人语”,以西风吹动落叶的画面,暗示了作者心中离愁别绪。第三句“秋亭野色满江南”
【注释】章氏:作者的朋友。蓬瀛:即蓬莱、瀛洲,传说中的仙山。清冰:形容亭台建筑高峻。阙:宫殿。日月:比喻时间。 赏析: 这首五绝写诗人在友人章氏园亭中赏景的所见所感。首句“身在蓬瀛亦醉乡”意谓身处仙境也仿佛是人间的醉乡。第二句“清冰出壑置高堂”,描绘亭台的高峻,用清冰出壑来喻其高耸入云,与第三句“谁知天上风云阙,不似人间日月长”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注释】 □日:即八月,古人以“八”代指秋。西园:指王维《奉使至塞上》诗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塞外。萃森爽:草木茂盛,气候凉爽。 乘闲:趁空闲的时候。领客:领着宾客。径相过:径直走过。 洑池:水激石而形成的漩涡状的水池。新水浮皋陆:新水从高高的陆地流下,漂浮在水面上。 石□□华□幔坡:形容岩石上长着茂密的树木,形成天然的屏障,遮住了山坡上的云霞。自笑谬称三语掾
索居郭外的萧疏景致,秋风初起,落叶纷纷。 少出时对今日事茫无头绪,而老来仍孜孜不倦地读古人书。题诗远寄何需烦尔传信,载酒相过尚忆渠昔日情。 见说汾阳多贵客,问君谁是马相如,此句既指汾阳王的尊贵地位,又暗指马相如的才学高超,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赞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首联“索居郭外景萧疏,况是秋风落木初”描绘了诗人独自居住的环境,秋风吹过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书声斋 - 一个可能指的是书房或者学习的地方,“书声斋”字面意思是声音来自书籍的地方。 2. 新凉 - “新凉”可能意味着新的凉爽,或者指一种清新、新鲜的氛围。 3. 行李挑诗上夜航 - 这里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带着行李和诗歌准备航行的情景。 4. 月色满襟随我去 - “月色满襟”形容月光洒满了诗人的胸怀,而“随我去”则表达了诗人即将启程的情感。 5. 秋花如玉为谁香? -
注释:山上的云雾环绕着茅山,山上的雨洗净了菌阁。这里有一位仙人,正在吹箫,侍奉着鸾和鹤。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茅山秋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文字,将茅山的自然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神秘的土地之中。诗中的“山云护芝田”,形象地描绘出茅山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景象;“山雨清菌阁”,则生动地展现了茅山雨后的清新与宁静。此外,诗中的“学仙人,吹箫侍鸾鹤”一句,更是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
【解析】 “岳王墓”,指岳飞之墓,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建。这首诗是诗人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所作,表达了对岳飞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 【答案】 译文: 从边塞归来,狱中未成,秦人已先自破坏长城。 九泉之下父子两全节操,万世忠义与奸邪不共存。 古庙有地供祭祀,思念陵寝没有大树发出萧瑟之声。 英魂长在青云之上,高于西湖月色更加明亮。 赏析: 首联“阃外归来狱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