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忠函骨北山根,一过西湖一断魂。
独扫金人归朔漠,长驱铁马到中原。
奸邪百代空遗臭,父子终天尚雪冤。
墓木屯阴森战戟,萧萧风雨泣黄昏。

【注释】

旌:表彰。函:裹。北山:指岳王墓所在地,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泠桥附近。断魂:形容悲痛欲绝。独扫:独自挥舞。归朔漠:返回大漠(北方)。长驱:远驰。铁马:指骑的战马,泛指南宋军队。奸邪百代空遗臭,父子终天尚雪冤:奸臣和暴君虽然被杀死,但奸邪之辈仍会遗臭万年,而忠良的子孙则永远不能洗雪自己的冤屈。墓木:墓地上的草木,这里借指坟墓。屯阴森战戟,萧萧风雨泣黄昏:墓地上阴森森地立着一排排的战戟,风吹雨打,凄凉悲切,好像有无数人在为岳飞哭泣。

【译文】

表彰忠烈的函骨埋在北山根下,一过西湖便让人断肠魂飞。独自挥舞金人武器回到大漠,率领骑兵直捣中原。奸邪的恶行百代都会遗臭,父子俩最终能洗雪冤情。墓地的树荫下阴森森地立着一排排战戟,风中带着萧瑟的风雨声哭泣着黄昏。

【赏析】

《岳坟题诗》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一首咏史诗。此诗是诗人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冬,应鄂州知州吴琚邀请,到鄂州任知州时所作,作于隆兴元年(1163年)。当时诗人刚从狱中脱险。

首联“旌忠”二字点明题旨。“函骨”即裹骸,用“旌忠函骨”四字概括了全诗内容,既表明自己以忠义自许,又表示对岳飞的无限崇敬。“北山根”句说岳飞墓在杭州北郊,“一过西湖,一断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沦丧的痛苦心情。

颔联写诗人对南宋王朝苟且偷安、不思抵抗外敌入侵的不满。作者认为“一过西湖”就是“一断魂”,说明他时刻不忘国恨家仇,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

颈联写岳飞的忠诚报国精神,歌颂了其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独扫金人归朔漠”,突出了岳飞的赫赫战功;“长驱铁马到中原”,赞美了岳飞的英勇善战。最后两句是对岳飞忠烈精神的最好颂扬,“奸邪百代空遗臭,父子终天尚雪冤”,既是对奸臣秦桧的谴责,又是对岳飞父子忠心耿耿的褒扬。

尾联“墓木屯阴森战戟”一句,描写了岳墓阴森森的景象;“哀风”一词写出了作者的悲愤情绪;“夜雨”一词写出了风雨凄迷的气氛;“泣昏晓”一词写出了作者对岳飞忠烈精神的赞颂之情。

全诗语言简练、含蓄,意境深远、浑然天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