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去梁王宅,苔荒习氏池。
阿谁春雨里,见得翠蛾眉。
【注释】
折枝竹:指吴仲圭所画的
凤去梁王宅,苔荒习氏池。
阿谁春雨里,见得翠蛾眉。
【注释】
折枝竹:指吴仲圭所画的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部分:“以爱汝玉山草堂静七字分韵得汝字” 这部分是诗歌的起首,明确指出了主题。"以爱汝玉山草堂静"可以理解为诗人表达了对某个地方(即爱汝玉山草堂)的深深的爱意,同时这个地方显得非常安静、平和。 第二部分:“仲春会桃源,青年映霞举。” “仲春”指的是春季的中间时期,而“桃源”通常指代一个理想化的地方或境界。“青年映霞举”描绘了一个场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创作于公元765年(唐肃宗乾元二年)。诗题“来鹤亭得飞字韵”表明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来鹤亭和鹤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逐句释义及注释: 1. 挹□来鹤亭,主人闿竹扉: - “挹□”(意为舀取)表示动作,指舀取水或酒等。 - “来鹤亭”指的是位于某个地方的一座以鹤为主题的亭子。 - “主人”即亭主,这里特指亭子的管理者或主人。 -
【注释】 娄东园:在江苏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四字:指“清阴”二字。故人:老朋友。海上:这里泛指远方。云萃:聚集。置酒:摆开酒席。谈锋:指谈话时的气氛,也指谈话的内容。落:消沉。秋霜:比喻严肃、严厉的话。炎飙:热风。变:转变。疏□:稀疏的草木。令:使。飞觞至:即飞觞,古代一种饮酒游戏,把杯子里投进一个圆球,让它旋转着落到谁面前谁就饮酒。丝竹:古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相与:共同。良:很,极
冰肌玉骨自清凉, 藕花十里锦云香。 一朵红衣初脱卸, 那将莲子打鸳鸯。 - 注释 1. 冰肌玉骨: 形容女子肌肤如冰雪般晶莹剔透,像玉石一般细腻光滑。 2. 自清凉: 指女子的心境和外貌都显得清冷宁静。 3. 十里锦云: 描述周围环境如同织锦一样绚丽多彩,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4. 莲 字常用于诗歌中象征纯洁、高雅和美丽。 5. 红衣 指的是荷花或相关花卉绽放时的鲜红花瓣。 6. 脱卸
《竹枝词四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写深夜听唱《竹枝》;第二首写静夜听唱《竹枝》;第三首描绘诗人于江楼上所见的“竹枝”歌乡之雨景;第四首写听江畔唱《竹枝》。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 “家住西湖第四桥,自从丱角(发际)学吹箫。” - 诗意解读:家在风景如画的西湖边,从小就学习吹箫,这象征着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 - “年来愁得两鬓雪,吹尽春风那得消?”
秋日燕古塘兰若分韵得入字 【注释】 1. 秋日:秋天。 2. 阑干:栏杆。 3. 秋风:秋风的吹动。 4. 原隰:平地和低洼之地。 5. 萍流三十年:指作者在异地漂泊了三十年。 6. 乡邑:家乡,故乡。 7. 南山下:作者在南山下的住所。 8. 旧垄:指作者过去曾经耕种过的田地。 9. 锡(xī)借:借用,借来。 10. 招提:寺庙。 11. 松光照书籍:用松树的翠绿来照映书籍,形容书房清幽。
诗句: 乔公二姝皆国色,一嫁周瑜一孙策。不缘烈火走曹瞒,邺下三台夸虏获。 译文: 乔公的两个女儿都是绝代佳人,一位嫁给了周瑜,另一位嫁给了孙策。她们没有因战火逃离曹操的迫害,在邺城之下,三台楼里夸赞着他们的功绩。 注释: 1. “乔公”:指东汉末年的乔玄,他是刘备的岳父,也是曹操的重要谋士。 2. “二姝”:这里指的是乔玄的两个女儿,她们都是绝世的美人。 3. “一嫁周瑜一孙策”
诗句解析 1. "昔我去西斋,含悽逐飘荡。" —— 过去我离开书房(西斋),心情凄楚不安,四处漂泊。 2. "今我归西斋,觞情集遐想。" —— 现在回到书房,心情愉悦,开始遐想。 3. "气节忽变迁,宇宙一俯仰。" —— 气节和宇宙都发生了突然的变迁。 4. "我书时复读,我琴久绝响。" —— 我时常阅读书籍,很久没有弹琴了。 5. "凯风自南来,户庭飒以爽。" —— 南风吹进来
题倪元镇云林图 注释: 1. 昔从云林游,灵光散霞外。 - 昔:过去;云林:即云林寺,位于今浙江杭州,是唐代著名僧人慧理的居所。 - 灵光:佛教用语,指清净、光明的智慧。 - 散霞外:飘荡在云霞之外。 2. 回薄万古情,逍遥五□态。 - 回薄:轻拂、掠过。 - 五□:这里指五种不同的自然景象或状态。 3. 临流以濯缨,息阴为解带。 - 临流:靠近水流,比喻心境宁静。 - 濯缨
注释: - 晚凉船过柳洲东:傍晚凉爽,船儿划过柳树丛生的河洲。 - 荷花香里偶相逢:在荷花的香气中偶然相遇。 - 剥将莲肉猜拳子:用莲子的皮剥开,做猜拳游戏。 - 玉手双开各赌空:两位女子(“玉手”即指女子的手)各自展开手掌,进行猜拳游戏,谁也没有赢得什么。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之间邂逅相遇并发生猜拳游戏的诗作。诗中所描绘的景象生动形象,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全诗语言通俗易懂
【解析】 “岳王墓”,指岳飞之墓,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建。这首诗是诗人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所作,表达了对岳飞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 【答案】 译文: 从边塞归来,狱中未成,秦人已先自破坏长城。 九泉之下父子两全节操,万世忠义与奸邪不共存。 古庙有地供祭祀,思念陵寝没有大树发出萧瑟之声。 英魂长在青云之上,高于西湖月色更加明亮。 赏析: 首联“阃外归来狱未成
索居郭外的萧疏景致,秋风初起,落叶纷纷。 少出时对今日事茫无头绪,而老来仍孜孜不倦地读古人书。题诗远寄何需烦尔传信,载酒相过尚忆渠昔日情。 见说汾阳多贵客,问君谁是马相如,此句既指汾阳王的尊贵地位,又暗指马相如的才学高超,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赞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首联“索居郭外景萧疏,况是秋风落木初”描绘了诗人独自居住的环境,秋风吹过
【注释】 旌:表彰。函:裹。北山:指岳王墓所在地,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泠桥附近。断魂:形容悲痛欲绝。独扫:独自挥舞。归朔漠:返回大漠(北方)。长驱:远驰。铁马:指骑的战马,泛指南宋军队。奸邪百代空遗臭,父子终天尚雪冤:奸臣和暴君虽然被杀死,但奸邪之辈仍会遗臭万年,而忠良的子孙则永远不能洗雪自己的冤屈。墓木:墓地上的草木,这里借指坟墓。屯阴森战戟,萧萧风雨泣黄昏:墓地上阴森森地立着一排排的战戟
注释:山上的云雾环绕着茅山,山上的雨洗净了菌阁。这里有一位仙人,正在吹箫,侍奉着鸾和鹤。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茅山秋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文字,将茅山的自然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神秘的土地之中。诗中的“山云护芝田”,形象地描绘出茅山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景象;“山雨清菌阁”,则生动地展现了茅山雨后的清新与宁静。此外,诗中的“学仙人,吹箫侍鸾鹤”一句,更是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理解内容要点、把握思想倾向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明确具体的赏析角度: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分析诗句运用的手法;评价作者的情感态度等。具体来说,题干中“赏析”一词要求我们对全诗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所以答题时既要指出某词或某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还要指出其效果以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画里山河尺五天”中的“尺五天”是指天长地久
【解析】 此诗首联“小筑中流便翼然,窗开面面见清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水乡风光图画。颔联“微风澹沲生文采,如坐米家书画船”运用典故,赞美了作者对书画艺术的爱好和造诣,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尾联“小筑中流便翼然,窗开面面见清泉”进一步写小筑的环境和特点。 【答案】 译文: 在水边的小屋,就那么高耸着。 推开窗户,四面都是清亮的泉水。 轻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