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镒
诗句释义: 1. 金碧楼台安在哉,空留铁塔镇崔嵬。:这两句诗描述了甘露寺的遗址,昔日辉煌的建筑如今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了一座铁塔矗立在那里,显得格外突兀。"金碧”和“崔嵬”都是形容建筑宏伟壮丽的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2. 慈云散尽无甘露,烈火烧残有劫灰。: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遗址的景象,慈云散去,不再有甘露降临;烈火焚烧,留下的只是灰烬。这里的“慈云”与“甘露”相对,暗示了曾经的美好
注释: 次韵月明德经历游茅山:这首诗是作者对月明德的诗作的回应。次韵,即用原诗的韵律和声调来写自己的诗。月明德,这里指作者的朋友或者同道中人。游茅山,指的是作者与朋友一起游览茅山的情景。 三峰翠色倚高冥,万壑松声撼百霆:三峰翠色倚高冥,意思是说三座山峰翠绿的颜色高峻而神秘。万壑松声撼百霆,意思是说无数的山谷中,松声震撼了雷霆。这两句描绘了茅山的壮丽景色。 列宿拱垣低月殿,彩云扶毂近芝亭
【注释】 解组:辞去官职。 隐乐郊:隐居在乐郊。 巢云野鹤新添子:指有小鹤雏。 亚水:亚,同“腋”,指水滨;曲引梢:指梅树枝条下垂如丝带。 翰苑:翰林院。坡老:指苏东坡(苏轼)。 禅门:佛教禅宗,禅宗寺院。 清思:闲适的心境。 茶臼:用木槌击打茶叶以去其梗、叶的器具。隔竹敲:隔着竹筒敲茶臼。 【赏析】 邓知州在乾明寺举行集会,作者应邀而作此诗。首联写自己辞官归隐后的生活状态;颔联写自己隐居乐郊
诗句释义: 1. 紫虚宫近少微垣,俯瞰粼粼碧一川。 - 关键词: 紫虚宫、少微垣、粼粼碧、川 - 注释: “紫虚宫”指道教中供奉神仙的宫殿,“少微垣”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常用来比喻高远之地或理想境界。“俯视”意为从高处向下看。“粼粼”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碧”通常指清澈的蓝色或绿色。“川”在这里指河流。整句诗描述的是紫虚官靠近少微垣,可以俯瞰到如镜般平静的河水。 2. 劫火不烧钟吕像
又次韵宿元符宫 天风送客到茅山,山叠千重路百盘。 松下石碑留玉篆,竹边药灶餋金丹。 声沈万籁乾坤静,气肃九霄风露寒。 乞取鼎馀换凡骨,好随仙侣蹑飞鸾。 注释: 又次韵宿元符宫:再次为这首诗作韵脚。 天风送客到茅山,山叠千重路百盘。 天风:自然之风。 送客:送别客人。 到茅山:前往茅山。 山叠千重:形容山路层层叠叠,非常陡峭。 路百盘:形容路途迂回曲折。 松下石碑:指在山林间发现的石碑。 玉篆
【注】招提:佛教寺院。并命鸟:即并翼鸟,一种能飞翔的仙鹤。长生鱼:传说中的一种长寿命的鱼。湛然亭:西峰寺内的一座亭子。 这首诗描绘了西峰寺的景色和氛围。 “山绕招提面面青”,描述了寺庙周围环抱着青山。 “黄金台殿敞春晴”,提到了寺庙内部的建筑,给人一种豪华的感觉。 “树分两径参差起,水积方池澹沲清”,形容了寺庙内外的景色。 “并命鸟飞争供食,长生鱼出听钟声”,描绘了寺庙内的宁静景象。
岁暮犹行役,风霜袭缊袍。 幸无嫌酒薄,聊尔助诗豪。 译文: 岁月已经接近年关了,我仍在四处奔波,风吹雨打,我穿着单薄的衣物。 幸运的是,酒并不珍贵,我喝得畅快淋漓。 世事都已注定,人生不过是白费力气而已。 如果功名真的可以实现,那就让它交给下一代吧! 注释: 岁暮:指一年的结束。 行役:指外出做官或出差。 风霜袭:风吹和霜冻。 缊(wěn)袍:用粗布做的袍子,这里指简陋的衣服。 幸:幸好,幸亏。
【注释】 1. 相别后:指与朋友分别之后。 2. 寄迹:寄居或依附。 3. 身惟老:身体日益衰老,这里指年岁在增长。 4. 风尘眼欲迷:眼睛被尘埃和尘土弄模糊了,形容旅途劳顿。 5. 依山松径窈(yǎo):山中的松树小径幽深曲折。窈,深长而曲折的样子。 6. 临水草堂低:靠近水边的小草堂低矮。 7. 独坐相思夜:一个人坐着,思念远方的朋友,在夜里度过。 8. 凄凉月满溪:月亮映照在清澈的溪水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艺术、体会思想感情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此题要求学生对诗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赏析。答题时先明确诗句的意思,然后在关键词语上加上解释,最后结合全诗内容作答即可。例如“四顾弥漫雪浪翻”“天连塔影浮江浦”,写江心寺四周的景色;“风送钟声落海门”写江心寺的景致;“老衲倚阑延月色,潜蛟蟠穴候潮痕”
【注释】 元公:指唐代僧人道元。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惟:只、只有。 云巢孤鹤守:比喻道元和尚像孤鹤一样在寺院中栖息,独自守护着寺院。 石洞断猿悲:形容寺庙中的石洞里传来的猿猴叫声让人感到悲伤。 窗寒白月迟:窗外的月光寒冷而迟滞,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朋友道元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道元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描绘了道元和尚清修禅悟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