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镒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内容: 潇洒禅房近碧郊,短墙重叠盖黄茅。 光翻池上千桃树,秀入阶前万柳梢。 水满草生鱼意乐,风微日暖鸟声交。 更无馀事跏趺外,从遣棋声昼屡敲。 逐句释义与翻译: 1. “潇洒禅房近碧郊,短墙重叠盖黄茅。” - 潇洒:形容环境或人的风度、态度自然而不俗气。 - 禅房:指佛教寺院里的修行室或供僧人静修的小屋。 - 近:接近。 - 碧郊:绿色的郊外。 - 短墙:矮小的墙体。 -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解: 三用韵呈天石长老:这是第一句,"三用韵"表明这首诗有三次押韵,而"呈天石长老"则是作者向天石长老展示自己诗歌的技巧和情感。 1. 路入琅山十里郊,曾闻卓锡盖新茅: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风景画,他行走在通往琅山的路上,周围是广阔的郊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居时的情景和感慨。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词释义: 1. 满楼风露薄幽襟 - 这句描述了诗人坐在高楼中,外面的风和雨(风露)很冷,但诗人的内心却很清静。"薄"字形容天气虽然寒冷,但是诗人的心灵却不受其影响,保持了一种超然的态度。 2. 素练萦窗月影临 - 这里指的是窗户上挂着白色的窗帘,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素练"是一种白色的丝绸
【注释】 潇潇: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霜霰:指初冬时降下的雪。师归:指李晋卿辞官回乡。葬师:指送葬,这里借指送别。龙泉:在今山西境内。 双白鬓:指年岁已高。青囊:指行囊,这里指行装。摩挲:抚摸。古剑:指李晋卿的佩剑。石桥流水野梅香:指送葬途中所见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与友人李晋卿辞官回乡的情景。首句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秋日萧瑟,纷纷扬扬的霜雪和霰点洒着李晋卿的行装
【注释】 妙法无边竟莫参,洗心只欲听清谈。 妙法无边:佛家称佛法无边无际,这里形容佛法高深莫测。参:参悟、领悟。清谈:指佛家的玄言。 空门枯淡师能守,行路艰难我惯谙。 空门:佛教徒称修行的场所或所修之道为空门。守:守护。 谙:熟悉。 芸几半窗烟穗碧,茶瓯一掬井花甘。 芸几:芸香几上。芸香几是古代一种供品。烟穗碧:形容烟雾缭绕,烟雾的颜色是碧绿色的。井花甘:井水的味道像花一样甜美。 渊明
三用韵呈天石长老 不二门中试往参,了无文字况言谈。 安心有法何从觅,应事随机已熟谙。 午榻偶听风竹响,春厨时荐野蔬甘。 劳生自愧多烦恼,宁止嵇康七不堪。 注释:在不二门中尝试过去参拜,但已经没有文字或语言来描述这一切。安心的方法在哪里?应对事务的时机已经完全熟悉。在午睡的床榻上偶尔听到风吹动竹子的声音,春天的厨房时常有野菜的清香。我常常感到自己有很多烦恼,但我宁愿像嵇康那样忍受七个不能承受的痛苦
三岩 尘土寰中有底忙,禅扉咫尺自清凉。 云深古洞苔生井,露冷疏林月满廊。 紫玉丛开金色相,水晶檐动白毫光。 凭谁卷取天潢雪,好把杨枝洒下方。 逐句释义: 第一句:“尘土寰中有底忙” - 注释: 尘土寰指世俗的世界或人世间,“有底忙”表达了对尘世忙碌生活的一种感慨或讽刺。 第二句:“禅扉咫尺自清凉” - 注释: 禅门是佛教徒修行的地方,用“咫尺”表示距离非常近。这里表达的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的理解鉴赏。 第一句中“特向诗禅”是说诗人特意到诗中寻找一种参悟,也就是从诗歌中去寻找一种悟性;“秦邮寺里”指的是乾明寺,乾明寺在陕西咸阳县西北,距秦州(治今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城四十里,为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第二联是写诗人与邓知州在乾明寺相聚的情形:政成指政事成功,洛北官满指洛阳一带官职已满,淮南路熟谙即淮河以南的路数已经熟练
解析: 诗句翻译: 1. "丹阳早发":丹阳,地名,通常指今天的江苏镇江市。早发,早上出发。 2. "浮生扰扰几时休":浮生,指人生,扰扰,纷扰。几时休,何时能平息。 3. "又向长河理去舟":长河,大江。理去舟,整理行船准备渡河。 4. "雁带吴云乡信远":雁带,即雁传书。吴云,可能指长江以北地区。乡信远,家乡的书信遥远难达。 5. "蛩鸣楚月客心愁":蛩,蟋蟀。楚月,楚地的月亮。客心愁
诗句释义: 1. 金碧楼台安在哉,空留铁塔镇崔嵬。:这两句诗描述了甘露寺的遗址,昔日辉煌的建筑如今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了一座铁塔矗立在那里,显得格外突兀。"金碧”和“崔嵬”都是形容建筑宏伟壮丽的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2. 慈云散尽无甘露,烈火烧残有劫灰。: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遗址的景象,慈云散去,不再有甘露降临;烈火焚烧,留下的只是灰烬。这里的“慈云”与“甘露”相对,暗示了曾经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