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寰中有底忙,禅扉咫尺自清凉。
云深古洞苔生井,露冷疏林月满廊。
紫玉丛开金色相,水晶檐动白毫光。
凭谁卷取天潢雪,好把杨枝洒下方。

三岩

尘土寰中有底忙,禅扉咫尺自清凉。
云深古洞苔生井,露冷疏林月满廊。
紫玉丛开金色相,水晶檐动白毫光。
凭谁卷取天潢雪,好把杨枝洒下方。

逐句释义:

第一句:“尘土寰中有底忙”

  • 注释: 尘土寰指世俗的世界或人世间,“有底忙”表达了对尘世忙碌生活的一种感慨或讽刺。

第二句:“禅扉咫尺自清凉”

  • 注释: 禅门是佛教徒修行的地方,用“咫尺”表示距离非常近。这里表达的是,虽然身处喧嚣的尘世,但只要心灵归于寂静,便能体验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清凉。

第三句:“云深古洞苔生井,露冷疏林月满廊”

  • 注释: “云深”描绘了深远且浓密的云雾,“古洞苔生井”形容一个古老的洞穴深处有苔藓覆盖的泉水。“露冷”则形容夜晚的露水寒冷,“月满廊”则描述月光洒满了廊子。这两句展现了一幅深邃幽静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神秘。

第四句:“紫玉丛开金色相,水晶檐动白毫光”

  • 注释: 紫玉和黄金相映成辉,形象地描绘了珍贵材料的美丽光泽。这里的“紫玉”、“金”和“白毫光”都是贵重的材料,通过这样的比喻,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效果。

第五句:“凭谁卷取天潢雪,好把杨枝洒下方”

  • 注释: 天潢是指皇家的血统和地位,“卷取”暗喻获取或取得。这里诗人似乎在幻想自己能够从天上取得宝贵的雪来滋润大地。接着,他提议使用杨枝(即柳枝)去洒下这些珍贵的雪水,以滋润周围的土地和植物。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来表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内心清净世界的向往。诗中的“禅扉”和“紫玉”、“金”、“白毫光”等词语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显示了诗人对传统美学的深刻理解和运用。此外,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理想状态,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怀与对大自然深深的敬意。整体上,此诗不仅美轮美奂,更富有哲理和启示,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