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潘臞斋赴会稽讲席》。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四十岁的时候,瘦弱的身材还没有达到官位,在海上谈论经书就像看青山。 曹江上的人把琐碎的生活看作难以理解的学问,禹庙里的梅树梁上自有其归途。 叠嶂之上晴空如洗,诗歌笔力犀利;平静的湖面上,船儿悠闲自得。 曾经听说百粤之地有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闲暇时何不清游一下去拜访他们? 注释: - 四十:指年龄四十岁。 - 臞仙:指潘臞斋
【诗句释义】 江上青山拥县城,江头结屋放歌行。 散人昔有陆鲁望,处士今无祢正平。 万顷云涛聊自赏,百年肝胆定谁倾。 何时适有扁舟兴,趁得垂虹夜雪晴。 【译文】 江上的青山环抱着县城,江头建了小屋来放歌行走。 昔日的散人曾拥有陆鲁望这样的高人,如今的处士却已没有祢正平那样的贤人。 在广阔的云海之中我欣赏着万顷之波涛,一生的忠诚与肝胆又能向谁说? 不知何时才能乘上小船去游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赏析。 “陆贾”,指西汉初年著名的谋臣,曾为高祖刘邦出谋划策;“终军”,西汉时期著名辞赋家,有《定难志》。“诏”指汉文帝派使者出使西南夷,即今云南地区,并征调军队前往;“颛委任”,意思是专权独揽,独断独行;“南国诵威名”,意思是南方各国都称赞汉朝的威名;“挂席鹏风顺”,“挂席”,指乘船,“鹏”,大鸟,传说中翼如垂天之云,乘风而行,这里借喻大船顺风而行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四句写景:雪后的石湖,众峰披着玉色的衣服,湖光如镜面开;山色可堪西子笑,溪声曾送越兵来,后两句写情:天寒野水摇孤艇,日落浮图对古台。最后两句抒情:回首风尘翳城阙,愁来谁伴倒清樽? 【答案】 (1)众峰戴雪玉崔嵬:众峰像戴着白色的玉衣一样。 (2)风定湖光镜面开:风停后,湖面就像一面镜子,清澈透明。 (3)山色可堪西子笑:山色的景色足以使西施(春秋时美女)笑。
【注释】 会霜晴:在霜降的晴明天气中。会,适逢、恰逢。 朝暾(tūn)上高树:早晨阳光照在初升的太阳上,使树木上的露珠闪闪发光,如同晨光照耀着初升的太阳。 雾卷海天遥:浓雾笼罩着大海,远山在雾气中隐去。 劲气乘寒凝:凛冽的寒风把雾气吹得更加浓密,凝结成一片片白茫茫的雾。 严威见日销:太阳的威力使寒冷的雾逐渐消散,露出了明媚的景色。 钟清出远寺:清晨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声音清脆悦耳。 马滑恐危桥
诗句释义 - 晋朝雷焕地:晋朝时期,雷焕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宝物。 - 君去是清游:你即将离开这里,这是一次清新的旅行。 - 神物今何处:现在这神奇的东西在哪里呢? - 沧江空自流:沧江的水在流动,但却没有那神奇的东西了。 - 客程二千里:你的旅程有两千多里那么远。 - 吾道一扁舟:我只有一只小船可以随行。 - 徐孺祠前过:在徐孺子祠前经过。 - 汀蘋为芳羞:汀上蘋花散发着芳香。 译文注释 -
这首诗是赠与孝廉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孝廉的赞美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 海内知名士,乘时各树勋。(天下有才华的人,各自在合适的时候立功建业) - 辞华咸汇进,节行乃今闻。(他们的才学和品行都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传颂) - 清月升林表,白华开水濆。(皎洁的月亮高悬于林梢之上,白色的荷花绽放在湖面上) - 缅怀纯茂德,遥睇楚山云。(怀念他们高尚纯洁的品德,远望着楚地的群山云雾) 赏析:
【注释】 ①子:指诗人自己。②亲曾:指王伯英曾经亲自举过酒。③嗟:叹词,表示感叹;用:被任用。④怀才嗟未用:有才华却未被朝廷重用。⑤抱疾竟难治:身染疾病而无法治愈。⑥岁暮风霜惨:一年将尽,天气寒冷,霜雪纷飞。⑦天寒草木萎:天气寒冷,草木凋零。⑧壮年:壮盛之年。⑨慷慨余悲:慷慨激昂的情怀还余留着。⑩余悲:余哀,即余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写的一首悼念友人之作
【注释】 廓落:心胸开阔。 素怀:素有的怀抱。经济才:经世济民之才。 劳治邑:劳累治理地方。道直:为政正直,不阿谀。 无媒:无门可通。 白发丝千缕:形容头发白如千缕丝。 清风水一杯:形容酒量好。 功名:功业与名声。 老大:年老。 行矣:可以行动了。迟回:迟疑、犹豫。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是送友人去京城的。全诗以简洁的文字,刻画了一个胸怀壮志但仕途坎坷的人的形象
【注释】 东隅:指中国东部。庭:朝,朝见。抗疏:上奏章。出忠诚:表达忠诚。殊方使:特派的使臣。期休四海兵:希望平息四海的战争,即平定战争。扶桑国:日本的别称,古时传说日本是日神的后裔所建的国家。泰平:太平。 【赏析】 此为唐宪宗元和五年(810)诗人送其好友耕存大参出使日本时所做。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首句写日本远离中原,不派使臣;次句写自己不畏艰险,出使远方,以表忠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