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深
题潘臞斋容安书院 屋上即青山,柴扉镇日关。 烟霞三径足,天地一身闲。 归去词堪和,闲居赋可删。 箪瓢差自乐,高视眇尘寰。 注释: 屋上即青山,柴扉镇日关。 ——屋子上面就是青翠的山,每天用柴门关上。 烟霞三径足,天地一身闲。 ——烟雾缭绕,山色迷人,有三条小径可以漫步,我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感到无比自在。 归去词堪和,闲居赋可删。 ——回家后可以写下许多诗词,闲暇时也可以写些赋来消遣。 箪瓢差自乐
送范竹所赴吴江学职 多士乘时出,亨途志业优。 名家传旧学,文治佐新州。 六月江湖冷,三山风雨秋。 应怀霸越祖,落日望扁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在诗中对范竹所做的事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表达了对他即将开始的学府生涯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江湖、三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最后一句中的“落日望扁舟”则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
【诗句注释】 玉搔斜压乌云堕:用“玉”比喻美人的发髻,“搔”是梳头的动作,“斜压乌云堕”形容美人的秀发如云般柔美地垂落。 拄颊看书卧:用“拄颊”来形象地描绘美人低头看书的样子,“卧”字则表现了美人看书时轻松惬意的状态。 开元天子惜娉婷:用“开元天子”指代唐玄宗(唐明皇),“娉婷”即美女曼妙的身姿,这句诗表达了玄宗皇帝对美人倾城倾国之美的珍视与爱惜。 一笑嫣然何事便倾城:美人微微一笑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许希元去德清县做尉官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对其未来仕途的祝愿,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身的抱负和感慨。 诗句解析: 1. 士生天壤内,所抱者奇气。 - “士”指的是人,“生天壤内”表示出生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这里的“奇气”指的是人的非凡气质或者才气。 2. 当观人品高,岂尚名爵贵。 - “当观”意为应该观察或者评价,“人品高”指的是人的品德高尚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龙沫流芳旎旎” - 龙沫:指龙涎香,一种珍贵的香料。 - 流芳:意味着这种香料香气持久不散,能够留芳百世。 - 旎旎:形容美好的样子,此处用来形容龙涎香的香气美好而迷人。 第二句:“犀沈锯削霏霏” - 犀沈:指犀牛角制成的粉末,常用于提炼香料。 - 锯削:形容处理或制作过程的细致与精致。 - 霏霏:形容水汽弥漫、细密如雾的景象。 第三句:“薇心玉露练香泥”
我们来逐句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第一句:“水龙吟 · 寿白兰谷” 译文:水龙吟,为词牌名,此处用作题目,表示对白兰谷的祝寿。 第二句:“此翁疑是香山” 注释:香山,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这里用以比喻这位长者具有白居易般的才情。 赏析:开篇以“水龙吟”为题,点明此次祝寿的主题,同时通过“此翁疑是香山”的设问,表达了对寿星高洁才情的赞赏之情。 第三、四句:“老来愈觉才情富。天孙借与
【注释】 清才不数见,世固未易识。 如玉在荆山,落落混于石。 沈君义兴彦,恨我未良觌。 陆子不妄交,称许斯为得。 况有阙里孙,延之致经席。 比聆道吴阊,捧檄建德国。 高歌诵唐虞,诸子有矜式。 严滩浩烟霞,山水澄鲜碧。 暇日一登临,清赏慰愁寂。 【赏析】 《送沈彦楚》,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诗人以清正之才,自视甚低,对好友寄予深厚的感情。全诗四联
诗句 1. 丹凤翔云表。览德辉、翩然飞下,翠蓬仙岛。 - 解释:凤凰在天空飞翔,象征着高贵和荣耀。 - 关键词:丹凤(象征高贵), 翔云(飞翔),览德辉,翩然(轻盈地)。 2. 银汉无声天似水,昨夜新凉多少。 - 解释:银河没有声音,就像平静的水面。昨晚天气很凉爽。 - 关键词:银汉(星河,银河),无声,天似水,昨夜新凉。 3. 听一曲、琼箫音渺。 - 解释:听到一曲悠扬的笛声。 -
【注释】 八月十七日寿耕参夫人,时命羽士设醮:在八月十七日为耕参夫人祝寿。 银波湛碧:水色如银波般清澈碧绿。 遥泛仙槎早:神仙的木筏飘向远方。 婺宿荧煌瑞云晓:婺星闪烁,吉祥的云霞在早晨出现。 庆芳传丹桂,欢动连枝,称寿处,一簇蓬莱翠窈:庆祝的香气传播开来,丹桂树上欢乐的气氛,寿宴地点,周围都是蓬莱仙境般的美景。 步虚声宛转,清澈瑶坛,疑是钧霄凤音渺:听道童的步虚声悠扬婉转,如同清冷的玉盘
【题扇上画】 蹇驴欲往何处,落日空山暮钟。 行到水边幽寺,白云低覆青松。 【注释与赏析】 - 蹇驴:这里指的是一匹疲惫的驴,象征着旅途中的艰辛。 - 何处:表示询问或不确定目的地的表达。 - 落日空山暮钟:夕阳西下,群山空寂,寺庙里的钟声在黄昏中回荡。 - 水边幽寺:在靠近水流的地方,隐藏着一座寂静而古老的寺庙。 - 白云低覆青松:白云缓缓飘浮在天空,覆盖着翠绿的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