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民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意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理解诗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结合诗句分析诗歌的情感、写作手法以及表达的思想内容等。 “湘灵瑟鼓潇潇夜,龙女笙吹淡淡秋”,诗人以湘灵和龙女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畔的夜景,表现了诗人在月色笼罩下的孤寂与愁苦之情。 “楚曲吴歌互相答,岭猿巴鸟不胜愁”,诗人以楚歌和吴声相对
【注释】 苍林:指青翠的树林。潇湘:水名,在今湖南东部,湘江流经此地。万顷:形容湖或江面广阔。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境内,湘水从此处流入洞庭湖。冷:寂静无声。扁舟:小船。清影:清澈如水的影子。 【赏析】 此为写景抒情之诗,以“题竹”为题,意在写自己乘扁舟泛游于潇湘之间,观赏那万顷翠波之上的明月皎洁,听那叶叶秋风的凄切哀婉。首句描写萧瑟的秋夜,月光照耀下的山林景色。次句描写月下潇湘水面的静谧。三
漷州望古北居庸诸山 古北居庸一望中,风沙满眼乱芙蓉。 曦车夜转昆仑脊,华盖阴移太一峰。 金口水流终到海,玉泉云起又随龙。 两京形胜今如此,可拟秦关百二重。 注释: 漷州:地名,位于北京附近,是古代的交通要道之一。古北:地名,指今天的长城以北的地区。居庸:地名,指今天的居庸关。诸山:众多的山峰。 曦车夜转昆仑脊,华盖阴移太一峰。 曦车:指星星的光芒。夜转:在夜晚移动。昆仑脊:昆仑山的山脊。华盖
【注释】 湘乡:地名,在湖南。山市:指山间市集。解衣:脱衣。岩阿:岩石的凹陷处。藤穿石:指藤蔓缠绕着石头。水落:水势减弱。悬崖:指陡峭的山峰。木客:指旅行中的客人。鹧鸪啼:指鹧鸪鸟鸣。南言:指南方语言。凭谁辩:指向谁请教呢?蛮方:指蛮人居住的地方,即少数民族地区。事若何:事情怎样。 【赏析】 这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诗人在湘乡道上,日暮途远,解衣小憩,但见云遮险路,藤绕危崖,水落草坡,人迹罕至
【注释】 清晖楼:唐代僧人慧力所建。慧力,俗姓周,唐时人,住长安大荐福寺。后因得道成仙,名号“集上人”。 含:包容。 飞:指高耸入云。 高明不比人间住:意谓飞楼之高,已超出凡世。 缥缈:形容楼阁等高峻、渺远、虚无缥缈。 璧月:指明月。 吴苑:古地名,今苏州西南的太湖一带,这里泛指吴地。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北部,湘江中游,是古代诗人常吟咏之地。 浮丘鹤:相传为西王母遣往海上取蓬莱方丈图书的神鸟
【诗句释义】 1. 青山一发见,指在山间看到青山。2. 落日云迷故国愁:指在日落后看到夕阳和云雾,让人想起自己的国家(即“故国”——作者的故乡——徐州)而忧愁。3. 父老空传黄石在,仙人已伴赤松游:指的是传说中的黄石公的故事,以及仙人赤松子的故事。4. 乾坤不信无清气,河水胡为尚浊流:指的是天地之间应该充满清新的气息,但是河水还是污浊的。5. 野树昏鸦栖未定,数声哀角起高楼
至武冈 家居犹旅食,儿子复南征。 娄县千江隔,都梁百日行。 雁书天外远,马角梦中生。 食禄非吾愿,何时复旧耕。 注释 1. 家居犹旅食:家中的生活就像在外漂泊一样。 2. 儿子复南征:儿子再次被派遣去南方征战。 3. 娄县千江隔:指的是从家乡娄县到其他地方相隔着许多江河,意味着距离遥远。 4. 都梁百日行:形容旅途的漫长,一百天内都无法返回。 5. 雁书天外远
【注释】灵岩:指山。崔嵬:高耸的样子。华池:即华池寺,位于灵岩山南麓。太白:指庐山。水自洞庭来:形容水流湍急。阁树联珠塔:指灵岩寺内的宝塔,有三层,每层有佛塔一座。岩花照石台:《山海经·西山经》说,“其上多金玉”,山上有许多奇花异草。吴王清暑地:指古代吴国国王在这里避暑的场所。 【赏析】 这首诗是写灵岩寺的秀丽景色。首句写灵岩寺建筑雄伟,殿宇高耸,压住了四周的群山。次句写山势高耸,水从远处流来
至岳州宿岳阳楼 荡桨溯流光,登楼望八荒。 江山出图画,天地入舟航。 夜静星文动,秋高月色凉。 题诗怀李白,搔首鬓沧浪。 译文: 荡着船桨逆流而上,登上岳阳楼上远眺四周广阔的景色。 美丽的江山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天空和大地都融入了船的行驶之中。 夜晚寂静时星星闪烁,秋天高远时月光清冷。 写下这首诗怀念李白,不禁感到惆怅,白发在江风中飘荡。 注释: - 荡:划动船桨。 - 溯流光:逆流而上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居生活的诗,通过对山、水、天、石、松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好山看不尽”,意思是山之美无法尽数,表达了诗人对山的无限赞美之情。 “游罢更须登”,意味着游玩完这些美丽的山后,诗人还需要继续登山,进一步探索更多未知的美景。 “石屋晴犹雨,天池夏亦冰”,通过对比晴天的石头和夏天的天池,描绘出山中天气的变化无常,给人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感觉。